中国品牌建设网-品牌商盟共享服务平台讯:从经济学的角度讲,物价指数总是呈上升趋势,价格上涨是一种正常的经济现象。同时,由于消费者收入也在不断增长,所以,一般来讲,价格上涨不会造成消费者实际生活水平的下降。但商品提价对广大消费者的经济利益总是不利的,因为商品价格上涨意味着购买同一商品需要支出更多的货币,所以,消费者心理上自然对商品提价有一种不愉快的反应或本能的反应。因此,服装店就应该尽量避免提价。非提不可的,则可以考虑以下心理策略:

1.选择合适的时机
如逢年过节,人们的心情好,购买欲望旺盛,承受能力较强,这样,就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人们对提价的心理反应。另外,当相关商品,特别是同类服装店的服装纷纷降价时,也是提价的好时机,它往往通过顾客的求异心理而奏效。
2.提价幅度要尽可能小,必要时可分若干次提价
提价幅度小,不超出消费者的感觉极限,不引起消费者的心理反感就行。分几次提价比一次涨很多效果要好。从消费者心理的角度看,消费者能接受降价的事实,但是不能接受涨价的事实,因此,只能采用类似“慢火煮青蛙”的策略,通过每次小幅度加价的模式,让消费者逐步接受涨价的事实。提升价格时,不是所有的服装都提价,是通过对各个产品的分别提价来实现价格最后的整体提升。在操作过程中,尽量加长两次涨价的间隔,使消费者有心理上的承受与习惯。
3.更新产品线
更新产品线是涨价最常用的策略之一。因为产品的更新,使更多的消费者被迫接受新品,而成本提高,或者形象优化等都成为新品价格高于老品的理由。
比如,本次涨价,如果是各服装店自己的经营行为,可以将服装逐步淘汰,然后以新品出现替代为由,将市场逐步替换,让消费者在不知不觉中,选择新品。
4.提出令人信服的涨价理由
涨价的理由要根据各自情况进行提炼,最合适的理由不是说得最动听、最能博得同情,而是能转化为正面宣传,使更多消费者理解。让消费者感觉涨价并没有损害消费者利益,而是真的获得了更多消费回报。这样不但没有负面影响,还能带给消费者“一分钱一分货”的感觉,是一举两得的事情。
5.不可轻易涨价
要认清这样一个概念:降价不仅容易损伤整体品牌形象,而且一旦降价就很难再涨回去,而涨价也容易降低消费者对品牌的好感度,甚至产生严重的拒买现象。很多服装通过涨价成功地提高了其价值感与品牌价值,但注意一定要制定科学的定价策略并谨慎地进行价格调整,防止这柄利剑伤到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