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中国品牌建设网首页
欢迎您访问品牌商盟网。登录 - 免费注册 - 找回密码 - 进入个人中心 - 注销 - 留言
品牌商盟
   
服务热线: 17316075069
给我留言     给我留言
首页   │   生意资讯   │   新闻中心   │   行业活动   │   行业百科   │   品商访谈   │   品牌商库
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内容
   
贵州民族酒业大民族酱香酒的酿造工艺如何?
来源:SRC-1949870338 - 分类:酒水 - 责任编辑:管理员 - 发布于:2018-6-19 17:21:35

中国品牌建设网-品牌商盟共享服务平台讯:贵州民族酒业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1984年,是仁怀市最早成立的民营企业之一,厂址分处赤水河畔的椿树、交通、外环、底水、五马等地,与国酒茅台同享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共同接受赤水河的恩泽,经过多年的发展,民族酒业集团已然成为茅台镇一家具有年产20000吨酱香型白酒的生产厂家,公司主营酱香型白酒的生产、销售。年销售额达8亿,属于茅台镇规模以上企业。



茅台镇地处海拔八百多米的地热河谷地带,气候呈东暖夏热之显著特点,雨量少,加之两岸高山耸峙,层峦叠嶂,酿酒环境得天独厚,尤其适宜微生物的生长和繁衍,而与此相得益彰的是,当地的酿酒活动又恰恰千百年经久不息,历久弥新,更使得利于酿酒的微生物活动愈发活跃,种群相对稳定,并且持久高效,最终在茅台镇上空强力编织出了不易受外力破坏和影响的神奇微生物网。早在南宋时期,朝廷就在今天的遵义等地开展茶马贸易,茅台成为了川盐入黔的四大口岸之一。一时间,赤水河沿岸商贾云集,从而对酒的需求也与日俱增,这对茅台镇酒业的发展带来了动力。


贵州民族酒业集团酒厂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一直坚持采用茅台镇特有的红缨子糯高粱、本地优质小麦、赤水河为原料,将比邻国的千年传统酿酒工艺与现代科学相结合,顺应春、夏、秋、冬的自然胶体节律,在一代又一代白酒酿造大师的睿智中升华。


工艺主要采用12987酿造工艺,即1年的生产周期,2次投料、9次蒸煮、8次发酵、七次取酒;以端午制曲、重阳下沙、五年陈酿、大师勾调为步调、严守高温制曲、高温堆积发酵、高温蒸馏、制曲时间长,储存时间长、生产周期长、这样的三高三长的特殊工艺。


“一”即一年的生产周期,在端午节期间开始制曲,到重阳期间下沙,经历九次蒸煮,八次发酵,七次取酒,再经过精心的勾调,才能封坛入存,整个过程需要一年的时间。


“2”即两次投粮,即下沙和糙沙各一次,在以后的酿造环节中不在投入新的粮食,只将酒醅反复发酵和蒸煮,直到丟糟。


“9”即蒸煮九次,首次下沙后清蒸一次,第二次投粮混蒸一次,当第二次蒸煮后得到熟糟、熟糟之后再经过摊凉、撒曲、下窖、取醅、蒸酒六个轮次的循环,每个环节都有一次蒸煮,共计九次蒸煮。


“8”八次发酵,发酵强调阴阳调和,共需经历4至5天的堆积发酵,俗称阳发酵。为期一个月的入池厌氧发酵,俗称阴发酵。酒的特征正是这阴阳调和中逐步形成,是化天地灵韵的琼浆玉液。


“7”七次取酒,取酒是在第三次蒸煮后进行,每年的十二月份和次年的一月份才开始第一次取酒,摊凉、加曲、堆积、下窖等过程,如此周而复始,每月一次,共需要取酒七次。


五年窖藏,贵州民族酒业的白酒采用纯粮固态发酵酿制,不添加任何香精成分,经过五年的窖藏,将酒水升华成具有1500中香水成分的“复合自然香”。


贵州民族酒业集团始终秉持传统工艺,酿好每一滴酒,做老百姓喝的起的高品质纯粮酒。


(责任编辑:韦鸣 审核:李玉清)

上一页 下一页  每页显示 30 篇新闻
共 1337 页 - 转到第
{ 2008 - 2020 © 版权所有 · 中国品牌建设网 - Tel:86-10-63814669 Fax:010-63814669 E-mail:goodzt08@hotmail.com 备案:京ICP备13012932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