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商盟讯:调查显示,最喜欢喝酒的省市前十位分别是:北京、山东、河北、辽宁、江苏、河南、山西、安徽、上海与天津。此外,喝白酒的人群中,30—50岁的中青年人成为主力军,占到73%,18—29岁的消费者占18%,50岁以上的人仅占0.9%。另外,有26个省市区的数万名网友春节假期里每天都在喝酒。人均酒量排名第一的是重庆,每日饮酒中所含纯酒精数为244.6ml(相当于9.4两52度白酒、1斤1两45度白酒或10瓶600ml瓶装啤酒)。
俗话说,无酒不成席。滴酒不沾似乎越来越不可能,有的人酒量如海,喝一斤烈性白酒啥事也没有;有的人酒量小,喝一点就醉,面红耳赤,头晕目眩。
酒量小的人喝酒后的感觉:喝一点儿,胃里就感觉饱。再喝就想吐。酒量大的人,喝到高兴时,只喝酒不吃菜;越喝酒身上越冷,冷风一吹,立刻就吐。有酒量的不会很快就吐;喝一点酒,脸就发红;喝酒后,很快犯困。酒量大的人,越喝越兴奋。
酒量大小,这与人体内的醇脱氢酶和醛脱氢酶有关。能饮酒的人,机体酶系统中含有足量的醇脱氢酶和醛脱氢酶。当酒精进入人体后,醇脱氢酶将其分解成乙醛,乙醛的药理作用要超过酒精几百倍。乙醛被醛脱氢酶进一步酸化,使90%左右的酒精被分解代谢成水和二氧化碳并排出体外。因而醛脱氢酶决定了人的酒量大小及人的脸色变化等表现。有的人体内醛脱氢酶功能不全,大量饮酒后就会出现脸红、心跳、头晕、呼吸加快等现象。若量饮酒的话,还会因为酒在体内着积而出现酒精中毒的临床症状,通常被人们称为醉酒或酒醉。
在肝脏中,酒精的代谢经过三步:乙醇经乙醇脱氢酶催化,代谢得到乙醛;乙醛在乙醛脱氢酶的作用下转化为乙酸;乙酸最终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排出体外。而中间产物乙醛,不仅对身体的伤害最大,也是喝酒上脸的直接原因--高浓度的乙醛有扩张血管的效果。
什么情况是喝醉了?情绪失控,大笑,大哭,话多,骂人;抑制过度。沉默不语,失态睡觉,大小便失禁;吐酒;失去平衡。不能行走,东倒西歪;反映迟钝,行动缓慢。
常有人说,脸红没事,“酒量慢慢就练出来了”。酒量是练出来的吗?协和医院肾内科主治医师陈罡答,错!分解乙醛的效率是基因决定的,怎么喝也练不出来。
酒量基本是天生的,酒量小喝酒次数多,也大不了,酒量大的人喝几次酒就显出来了。喝酒次数多了,酒桌上的话也会说了,酒量能比以前大一点,但是变化不会很大。酒,少喝是好东西,通脉健身。交际应酬也需要。但是,喝多了,伤身体,要少喝。
酱香型白酒的特点:酱香突出、幽雅细腻,空杯留香幽雅持久,入口柔绵醇厚,回味悠长。有数的酱香型白酒使用传统的酿造方法,两次投料、九次蒸煮,八次摊晾,并要加曲,高温堆积,入池发酵,取酒、存贮等。从原料进厂到产品出厂,需要五年,时间、原料成本高。相比其他白酒,酱香型白酒更宜于健康,这也是土豪以及领导人更喜欢酱香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