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品牌商盟数智共享服务平台讯:近日,广州通过国家评审验收,获得“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荣誉称号。进一步擦亮“食在广州,食得放心”城市品牌。
本期《花城政能量》一起关注广州如何守护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加强食用农产品产地质量安全源头治理
加大环保执法力度,开展大气、水、土地污染专项治理,示范城市创建期间(2018年至2021年)共立案处罚案件9119宗,罚款6.07亿元,环境治理成效明显;规范实施病死动物及畜禽屠宰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加强对餐厨垃圾收运处置的监管,建成生物质综合处理厂8座和一批分散式餐厨垃圾处理设施,生化处理能力达每日7000吨。
全市累计建立市级以上农业标准化示范区93个、农业农村部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10家、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35家。
探索建立食用农产品安全监管合作机制
打造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平台,建立跨区域监管的合作机制,与24个省、自治区的139个地级市,合作建设供穗农产品生产基地。在全国范围认定了1928家生产基地、116家产品加工企业,推动建立6大类食品安全标准体系。
在重点食用农产品批发市场实施驻场监管,开发蔬菜、肉品等主要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监管系统,建立市场经营一档一码,严格推行索证索票制度和“肉菜鱼”天天快检制度,每年食用农产品快检超200万批次。今年以来,全市已完成食品快检200.41万批次,销毁问题产品3万多公斤。
强化食品安全信息化智慧监管
通过食品生产全过程动态监管平台,做到本地生产的食品原料来源可溯、生产关键点可控、产品去向可追。建设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监管系统,在黄沙水产和江南果菜两大批发市场及中心区部分二级农贸市场进行示范推广,通过建立经营者档案、统一电子销售凭证,实现对农贸肉菜市场的动态实时监管。
推行进口冷冻食品集中监管,有效构筑进口冷冻食品疫情防控第一道防线。
严格食品安全全过程监管
对餐饮单位进行量化分级管理,突出重点领域整治,加强对餐饮从业人员的培训考核,全面推动餐饮质量安全提升。全市15万家餐饮服务单位量化分级率达98%以上,“明厨亮灶”完成率达86%;创建省级示范单位243间、餐饮示范街(美食广场)15条,市级示范单位1815间、示范街(美食广场)49条。
深入实施校园食品安全守护,全市学校食堂及学生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实现“互联网+明厨亮灶”100%全覆盖,学生集体用餐配送全部通过HACCP或ISO22000体系认证。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广州将以获评“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为契机,毫不松懈抓实抓细食品安全工作,全力守护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