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品牌建设赋能县域高质量发展
新洲区委办公室 蒋蕙竹 13396057684
湖北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指出,要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一主引领、两翼驱动、全域协同”区域发展布局,以中心城市引领城市群发展,以城市群带动区域发展,以强县工程促进乡村振兴,统筹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当前县域发展仍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初始阶段,品牌化建设为县域发展提供了新思路。建设县域品牌,既能有效开发和利用城乡资源,利用地域特色,提高城市知名度和美誉度,吸引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流入,激发城市发展潜力,又能助推乡村振兴,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拓宽农民收入渠道,改变农村空心化困局,缩小地域贫富差距,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提升我国的综合国力。
立足城市特色,制定长期发展规划,丰富县域品牌内涵。要以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为目标导向,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引,以做强做大县域品牌为目标,高标准编制县域品牌发展规划,树立县域形象品牌意识。要精准定位品牌,立足城市实际,重视挖掘以自然景观、历史建筑为代表的显性要素和以地域文化、民众素质为代表的隐性要素,将县域特色资源转化为县域品牌,形成县域品牌集群效应。要建立长效机制,县域品牌建设需久久为功,保持塑造的连贯性和完整性,在前期规划的基础上,围绕品牌定位,持续推进县域品牌工程,分解县域品牌传播周期各阶段任务,如借助宣传口号,鼓励市民从知晓到理解再到行动参与,保证常态化对内对外输出县域品牌内容。
整合县域资源,发展特色产业,吸引资源要素流入。建立县域品牌的目的在于让受众按特定规划方向形成对当地的认知,优秀的县域品牌资源是基础。一方面要整合优化县域现有资源,加强城市科学规划管理,按自然生态、特色文化、文物古迹、名优特产、优势产业等类别进行划分。利用新媒体,除了官方日常对外宣传,还可以邀请本土网红代言本地特产,拓宽农产品网销渠道,打响当地农产品品牌,推动农文旅产业链融合发展。另一方面引入数字化传播,加快县域历史文化品牌数字化建设,如通过直播向观众展现凤娃古寨、涨渡湖、花朝节盛况等新洲特色内容,提升外界对新洲的好感,以出游、投资、网购等方式形成新洲印象,吸引带动更多的资金、技术、人才流入新洲,为新洲的长远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精细划分受众,引入城市识别系统,优化品牌传播策略。要获得良好的城市品牌口碑,只有充分尊重受众,与受众建立亲密关系,满足物质需求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更高层次的情感满足,才能获得县域品牌形象的正面评价。不仅要了解信息需求,选择传播方法,通过悬挂县域品牌宣传横幅、发放县域品牌宣传手册、举办如问津文化为主题的汇演活动等方式,结合省委提出的党员干部“一下三民”实践活动,充分了解群众所思所想、所期所盼,用群众愿意听、听得懂的方式宣传县域城市品牌,积极融入参与到缔造县域品牌建设中。还要引入县域品牌识别系统,构建融入问津文化、港口文化、禅修文化的视觉符号标识,开发衍生文创产品,规范城市行为识别,提高政务服务能力,推动本地企业品牌走出去,城市理念识别具体化,重视挖掘和打造县域特色的城市精神、城市历史和城市文化,发挥凝聚人心、树立自信的作用,形成县域品牌构建中最具感召力的识别体系。
开展营销活动,密切部门合作,强化媒体建设。立足县域品牌主题举办城市活动,着力使受众完成从云上县域品牌体验到线下亲身实地感知,增强对县域品牌资源和地域品牌文化的认同。突出以武汉城市圈为重点的营销策略,制作高水平宣传片,参与省内外城市品牌推介活动,策划举办承办凤娃古寨民俗文化旅游节、全民健身运动会、中国山地马拉松等品牌活动。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县域品牌工作领导小组,区宣传部、科经局、文旅局、融媒体中心等相关部门加强配合,推动政企民密切配合,统筹推进县域品牌建设。通过县域品牌宣传物质环境和政策环境,吸引社会资本投资县域发展,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同时加大各领域人才引进培养,充分发挥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在县域品牌传播的融合作用。
郡县治,天下安。县域作为连接城乡的两头,具有独特的辐射带动作用,县域经济发展成色越来越足,品牌建设赋予县域独特的区别性优势,为县域发展提供道路指引,以县域品牌化魅力吸引更多资源要素流入,为县域发展增添新动能。
来源/作者:撰写 武汉市新洲区委办公室 蒋蕙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