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中国品牌建设网首页
欢迎您访问品牌商盟网。登录 - 免费注册 - 找回密码 - 进入个人中心 - 注销 - 留言
品牌商盟
   
服务热线: 17316075069
给我留言     给我留言
首页   │   生意资讯   │   新闻中心   │   行业活动   │   行业百科   │   品商访谈   │   品牌商库
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内容
   
为酒立法!国内首部酒文化遗产保护法规泸州诞生
来源:四川新闻网 - 分类:酒水 - 责任编辑:管理员 - 发布于:2018-12-3 10:18:56

中国品牌建设网-品牌商盟共享服务平台讯:“中国酒城·醉美泸州,一座酿造幸福的城市。”这是今年初,泸州发布新的城市形象定位语。怎样把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和发展与城市建设、经济发展结合起来?今日,记者从泸州市人大常委会获悉,全国首部旨在保护和弘扬白酒文化的地方性法规——《泸州市白酒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和发展条例》(简称《条例》),已于2018年12月1日在泸州正式实施。这标志着泸州在白酒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上有法可依。


据考证,泸州酒业,始于秦汉,兴于唐宋,盛于明清,发展在新时代。泸州现已成为全国唯一拥有“泸州老窖”和“郎酒”两大全国知名白酒的城市。经千年发展,历史为泸州留下了众多明清时期国宝窖池群、酿酒老作坊、传统纯粮固态发酵酿造技艺等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据不完全统计,泸州是全国老窖池数量最多、分布最集中的地方。目前,该市酒类持证生产企业中,有30年以上窖龄的窖池14614口。其中,县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的窖池就有6640口。


争创全省经济副中心,作为川渝滇黔结合部区域中心城市的泸州,紧盯传统产业酒业不放松。怎样把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和发展与城市建设、经济发展结合起来?泸州市通过地方立法做了很好的尝试,建立相应的法规,从制度上保障白酒文化的传承与弘扬,才能补齐泸州酒业健康发展的另一个重要要素。


“对于这部与泸州经济支柱白酒产业息息相关的地方性法规。”泸州市人大法制委主任委员雷正云表示,《条例》突出了保护白酒文化遗产的核心,补充规定了上位法的空白,创设了文化遗产的保护制度。


据悉,《条例》是泸州市第五部地方性法规,对泸州酒业发展意义深远,将为泸州争创四川省经济副中心起到积极作用。《条例》共六章54条,主要围绕保护管理体制、保护名录制度、保护措施、区域性整体保护,以及创新和发展等方面,对泸州白酒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展工作进行规范。《条例》首创“技艺代表人”概念,确立新的白酒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扩大了受保护白酒文化的外延;同时,通过区域性保护措施的制定,有效解决了城市发展与遗产保护之间的矛盾;在弘扬白酒文化方面,对创新发展给出了指导意见和措施。


《条例》制定过程中先后征求各界意见20多次、发放问卷1000余份、增删56次,从前期调研到立法通过,耗时近两年。《条例》是国内首部关于酒文化保护发展方面的法规,其实施让酒文化遗产将在保护与发展中取得平衡,实现两者之间的统一,推动泸州加快建成千亿白酒产业。

上一页 下一页  每页显示 30 篇新闻
共 1337 页 - 转到第
{ 2008 - 2020 © 版权所有 · 中国品牌建设网 - Tel:86-10-63814669 Fax:010-63814669 E-mail:goodzt08@hotmail.com 备案:京ICP备13012932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