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中国品牌建设网首页
欢迎您访问品牌商盟网。登录 - 免费注册 - 找回密码 - 进入个人中心 - 注销 - 留言
品牌商盟
   
服务热线: 17316075069
给我留言     给我留言
首页   │   生意资讯   │   新闻中心   │   行业活动   │   行业百科   │   品商访谈   │   品牌商库
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内容
   
举杯邀明月 杯中五粮液
来源:中国财经观察报 - 分类:酒水 - 责任编辑:管理员 - 发布于:2018-9-19 16:46:55

中国品牌建设网-品牌商盟共享服平台讯:中秋将至,有人和朋友家人欢聚一堂,得以把酒言欢;


有人独处天涯,思乡情切,唯有借酒抒怀。


无论何情何景何境何地,中秋佳节除了明月和月饼,美酒亦不可或缺。


此情此景此境此地,怎能不斟满一杯五粮液,只盼你我心照明月?


“五粮七味”道出的是中国人的“和”


中秋佳节,需要明月、美食、美酒、亲朋挚友、名诗佳句才能相得益彰。


中国自古有“清诗千首,美酒如川”。谷有五粮、物有五行、声有五音、颜有五色。


而五粮液有“五种粮食,七种味道”,它们道出了中国人的“和”,“和”难道不是正呼应了中秋佳节的团圆之意?


由高粱、大米、糯米、小麦、玉米五粮为原料的五粮液酒,拥有集烈、甘、清、辣、甜、香、醇七味于一体,且“各味谐调、恰到好处”的醇香。


正如在中秋佳节,朋友、亲人、同事、爱人抑或是四海之内皆兄弟的陌生人聚在一起,分享酸甜苦辣与喜怒哀乐的团聚情结。


五种粮食的聚合,七种味道的升华,这是对中国人的“和”,以及五粮液和美文化的最佳诠释。


“五粮三界”品出的是传统文化的“美”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饮酒有三重境界,这“三界”在中秋佳节中体现得尤为极致。


醉后仍能温藉自持,是饮酒的第一境界。微醺,才是饮酒的最完美状态,才会有“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的绝妙灵感和“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克制温柔。


早在1963年的全国评酒大会上,专家们交口称赞五粮液“各味谐调,恰到好处”,这正是五粮液追求的美酒品位,也是我们渴望达到的人生境界。


选择饮酒的对象、时令、环境、情致等方面的取向,是饮酒的第二境界。


天人合一,用来描述中秋相配五粮液再合适不过。中秋佳节,与至亲挚友沐浴在月光下共聚天伦、以酒助兴,在五粮液氤氲的浓香中,探微古人先贤之诗思幽情,体味和美文化之大同,岂不美哉、快哉!


“醉翁之意不在酒”,这是饮酒的第三境界。欧阳修说:“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中秋饮酒,意不在酒,意在团圆。


“玉液满,琼杯滑”,以“让世界更和美”为理念的五粮液展现出的,不仅仅是“若得长圆如此夜”的期盼,还有“人情未必看承别”的释然;“人间天上,佳期胜赏,今夜中秋”,以满足人们美好生活需要为己任的五粮液温暖的,不只是冰冷月光下的温度,更是离乡游子的心。


“五粮一脉”唱出的是中华民族的“魂”


中秋节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春节齐名。时至今日,在中秋假日和家人团聚、赏月品酒,这样的传统已经有千百年的历史。


“芳尊美酒,年年岁岁,月满高楼。” 五粮液的历史发源于最初的“蒟酱酒”,到唐宋时代的“荔枝绿”“姚子雪曲”,再从明清时代的“杂粮酒”到现在的“五粮液”,三千多年的历史长河在月光中熠熠生辉。


作为中华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秋团圆的生活传统和其中蕴含的一团和气、天下共生的精神内核,是中华民族的团结之魂。而同样拥有深厚历史传承、和中华文明一路相伴相生的五粮液,无疑是表达中秋文化精神和美好情感的最佳载体。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美酒何处有?宜宾五粮液。


在中秋饮上一杯五粮液,一饮而尽的不仅是这杯中酒,更是五粮七味、五粮三界、五粮一脉。这些数字下藏着的是中华民族悠久的传统文化,只要有它们,每一天都可成为中秋这样的团圆佳节。


上一页 下一页  每页显示 30 篇新闻
共 1337 页 - 转到第
{ 2008 - 2020 © 版权所有 · 中国品牌建设网 - Tel:86-10-63814669 Fax:010-63814669 E-mail:goodzt08@hotmail.com 备案:京ICP备13012932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