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中国品牌建设网首页
欢迎您访问品牌商盟网。登录 - 免费注册 - 找回密码 - 进入个人中心 - 注销 - 留言
品牌商盟
   
服务热线: 17316075069
给我留言     给我留言
首页   │   生意资讯   │   新闻中心   │   行业活动   │   行业百科   │   品商访谈   │   品牌商库
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内容
   
加工生产“名牌服装” 他们获刑4年
来源:信息时报 编辑:品牌商盟 - 分类:服装 - 责任编辑:管理员 - 发布于:2018-4-20 14:51:44

4月26日是世界知识产权日。昨日,广东省检察院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广东检察机关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情况,并公布2017年度广东省检察机关知识产权保护十大典型案例。据了解,2015年至2017年全省检察机关共起诉知识产权犯罪案件4712件8074人,其中侵犯商标类案件占到95%以上。


 中外知识产权同等保护

 据了解,近年来,广东检察机关围绕广东经济发展大局,充分发挥检察职能,突出加强对知识产权的司法保护,重拳出击,严厉打击严重侵权假冒犯罪。如广东游戏企业产值占全国70%以上,针对游戏产业的侵权行为也时有发生,茂名茂南区人民检察院办理了一系列侵犯网游著作权的案件,有效保护了企业的合法权益。

 统计显示,2015年至2017年,全省检察机关共批捕知识产权犯罪案件3670件6782人,起诉知识产权刑事案件4712件8074人,办理知识产权民事检察案件27件。

 从数据看,广东每年办理的知识产权犯罪案件约占全国50%。省检察院相关负责人介绍,广东检察机关坚持对中外知识产权采取平等保护的原则,始终坚持内资企业和外资企业平等保护。


 超九成案件集中在珠三角地区

 据介绍,近年来广东检察机关办理的知识产权犯罪案件中,从类型上看,侵犯商标类的案件占总数的95%以上。地域上,珠三角地区案件量约占全省的九成以上。商标权的侵权对象类型上以电子产品、手袋、衣服、酒、日用品为主,同时逐步蔓延到汽车配件、电缆,乃至医疗器械等产品,对老百姓身体健康乃至生命安全造成极大隐患。侵权对象呈明显的区域性特点,如深圳主要为电子产品,约占案件总量的七成;广州,主要为服装、手袋、化妆品等;汕头澄海区则主要是玩具,这与当地相关产业比较发达有关。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网络交易平台迅速发展,知识产权犯罪网络化特征日益突出。互联网成为制假售假的重要渠道,手法隐秘、影响面广。此外,通过网络泄露商业秘密的案件也时有发生。

 另据了解,产业链条化侵权产品细分现象明显。生产、销售各成产业,有些专门生产侵权产品,有些专门从事销售,打击难度增大,即使抓获其中一方,也很难实现全链条打击。侵权产品产业细分的情况也较为突出,如针对手机的侵权,就发展出专门生产假冒品牌手机电源、电池、屏幕、耳机、尾插等多个产业,权利人维权难度大。此外,团伙犯罪比例大且有公司化倾向,如中山市2017年所办案件中,75%的涉案人员以依法登记注册的场所为掩护,进行非法生产和销售。


 典型案例

 生产假冒服装获刑4年

 2016年6月,陈克梅、程世聪未经商标权利人阿迪达斯有限公司和安德阿镆有限公司的许可,接受“何高”(另案处理)委托,加工生产假冒“三叶草图案”、“adidas”等商标的服装。同年12月6日,公安人员现场缴获大量假冒上述商标的服装,其中假冒阿迪达斯有限公司商标的服装价值378万余元,假冒安德阿镆有限公司商标的服装价值16万余元。该案由中山市公安局立案侦查。2017年1月13日,中山第二市区人民检察院依法对犯罪嫌疑人陈克梅、程世聪作出批准逮捕决定。同年9月14日,中山市第二市区人民法院判决认定被告单位中山市天邑服饰有限公司犯假冒注册商标罪,判处罚金200万元;陈克梅犯假冒注册商标罪,判处有期徒刑4年,并处罚金30万元;程世聪犯假冒注册商标罪,判处有期徒刑2年,缓刑3年,并处罚金15万元。今年3月28日,中山市中院裁定维持原判。

信息时报记者 何小敏 通讯员 韦磊 王磊

上一页 下一页  每页显示 30 篇新闻
共 826 页 - 转到第
{ 2008 - 2020 © 版权所有 · 中国品牌建设网 - Tel:86-10-63814669 Fax:010-63814669 E-mail:goodzt08@hotmail.com 备案:京ICP备13012932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