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发布了《2023中国商超自有品牌案例报告》,报告显示,尽管国内自有品牌相对启动较晚,但是发展迅猛,中国超市TOP100企业的自有品牌销售占比呈逐年上升趋势,2022年已经达到5%。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调研发现,在自有品牌开发中,一些本土零售企业已发展到从提供价格价值,到为消费者提供高质价比、差异化的自有品牌商品,为消费者带来更美好的生活。中国超市TOP100企业的自有品牌销售占比呈逐年上升趋势,从2018年的3.20%上升到2022年的5%。但相比国外零售品牌,仍然有不小的差距。
2022年,自有品牌在欧洲依然保持增长态势,包括德国、法国、西班牙、意大利在内的欧洲十七国自有品牌的市场占有率(销量占比)、销售额占有率均值都超过前两年,其中2022年市场占有率同比2021年增长0.8个百分点、销售额占有率同比增长1.4个百分点。2022年全年,全美自有品牌的销售额增长了11.3%,几乎是知名品牌增长的两倍(知名品牌全年增长了6.1%),自有品牌的年销售额增加232亿美元,助力美国零售渠道销售总额达到2286亿美元,创下历史新高。
有研究表明,自有品牌市场占有率在经济衰退时候上升,经济腾飞时候下降,但是这些变化是不对称的,衰退时期的净增长并没有被经济增长时期的净下降所补偿,因为消费者对自有品牌的认知会延续。一旦消费者因为在衰退时期购买了自有品牌商品,并且体验到质量上的提高,不管经济形势如何改变,很大一部分人还是会认可并购买自有品牌商品。自有品牌的上升跨越了商业周期。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提到,尽管近几年国内零售企业加大了对自有品牌商品的开发力度,但与欧美发达国家的零售企业相比,中国零售企业的自有品牌起步较晚,目前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无论是自有品牌的商品开发、管理还是销售规模,国内零售企业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例如,Costco在2020-2021财年,销售额达1920.52亿美元,其KirklandSignature品牌占公司总销售额的31%,约590亿美元。而这背后涉及到零售企业内部对商品的认知水平,供应链能力,品牌策划、营销能力,以及组织机构建设等一系列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