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力增强,文化自行,国货崛起已是时代所趋。据《百度2021国潮骄傲搜索大数据》显示,国潮在过去十年关注度上涨528%。近5年,中国品牌搜索热度比例从45%提升至75%,是海外品牌的三倍。2021年抖音电商国货品牌销量同比上年增长667%;京东成交额TOP10品牌中,国货品牌的数量占比由2017年的60%提升至2021年的90%。
从服饰、手机到汽车、家居,国产品牌正在逐步替代海外品牌成为年轻人的新宠。
回顾床垫行业发展史不难发现,技术创新是主导行业格局变化的关键因素。
回望中国床垫的发展,一直有着海外品牌的身影。2000年前后,以舒达、丝涟、席梦思为代表的美国床垫品牌相继进入中国,且持续占领中高端市场。此时,国产品牌梦百合、慕思、顾家等陆续成立,与1984年创立的“老大哥”喜临门形成国产品牌合力,开始了与海外品牌的长线竞争。
在床垫市场,棕床垫、记忆棉床垫、乳胶床垫、3D床垫陆续推出,品类日益丰富,市场逐渐繁荣。据《2021喜临门中国睡眠指数报告》显示,从2002年到2019 年,中国床垫消费总额从306 亿元增长至768 亿元。
加大技术研发、加快渠道拓展、加速传统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在科技创新路上,国产床垫品牌展现出了强劲的生命力。
渠道方面,2014年、2017年、2019年,喜临门等6家国产品牌门店数量合计分别为5242、8004、11393家,已大幅领跑舒达等海外品牌。
创新方面,截至2021年9月,中国床垫专利申请量占全球床垫专利总申请量的39.08%,位列全球第一,大幅超过占比26.22%、位居第二的美国。中国床垫行业的发展史,是中国制造业由弱到强的进化史的一部分。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国产床垫行业也正在以愈发强大的科技创新实力,参与世界床垫格局的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