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中国品牌建设网首页
欢迎您访问品牌商盟网。登录 - 免费注册 - 找回密码 - 进入个人中心 - 注销 - 留言
品牌商盟
   
服务热线: 17316075069
给我留言     给我留言
首页   │   生意资讯   │   新闻中心   │   行业活动   │   行业百科   │   品商访谈   │   品牌商库
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内容
   
黄梦凌:基于“粤派教育”的学校品牌建设路径初探
来源:品牌商盟数智共享服务平台 - 分类:教育 - 责任编辑:管理员 - 发布于:2022-7-9 20:30:19


黄梦凌 广州市天河区灵秀小学校长,中小学语文高级教师

广州是岭南文化的摇篮,地处广州的学校教育品牌也需要植入岭南心学的粤派教育文化基因,培根铸魂。笔者认为,基于粤派教育的学校品牌则是汲取岭南心学的“自得、静悟、贵疑、力行”等核心内涵,以教育人高度的专业自觉和专业自信,扎根岭南大地办教育。

“建”系统思维,主动建构学校文化

1.建构学校精神文化
SWOT分析帮助我们清晰学校发展所处的优劣势。经过走访与查阅资料可帮助我们探寻学校的历史渊源与地域文化,也能帮助我们明确学校的办学定位和发展方向。为此,学校拟定了五年发展规划,提炼并建构出灵秀小学的学校文化。

2.建设学校育人空间
教室变“展台”。教室力求简洁舒适、静心宜学。我们撤讲台变展台,根据实际在讲台靠墙一侧设计了班级阅读角,讲台变身为开放空间,成为师与生、台上与台下的互动展示舞台。同时,班级后面的文化墙和两侧的展示栏,减少过多的装饰,以将最纯净、最静心的空间留给学生,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的专注度。

功能室变“位置”。功能室的设计首先要满足学科课程需要,同时要创设适合小组合作、同伴学习的复合型的学习、共享空间。如,电脑室的电脑桌设计成为我们主攻的内容,由传统的一人一课桌,到平行线式的便于管理的课桌,我们设计了“十字”形电脑桌,让自学和合作学习可以自如实现。学校美术室突显“主+副”功能,大方桌作为主功能区,为个人学习和小组交流、互学互促提供条件;后面的操作区,可席地而坐,为学生动手实践和自主创造提供便利。
走廊变“味道”。学校在场室建设重功用,场景建设则重功效。我们试图让学校所有连接性的空间具备教育功能。比如:二楼连廊成为“悦读廊“。三楼的连廊成为“棋趣廊”,名字是孩子们海选出来的。这里成为孩子们休息时爱停留的地方,可聊天、看书,可下棋,也可在这里做做作业,或把玩小玩具;或在留言板上留言或欣赏同学们的创意作品。

3.建设管理文化
学校品牌表达着学校的教育价值追求,体现出全体教职员工的教育理想,应该与学校的发展规划和目标保持一致性。为此,学校的管理文化建设和落地应对标《学校发展规划》而不断健全、优化。同时还有关于师德规范、青蓝工程、绩效方案等一系列管理制度,建构起与之相匹配的老师发展的激励机制,逐渐形成了尊重为核、实绩为主的制度文化。

“有布置+无执行=0”,我们发现好的制度、好的方案对工作的达成起到清晰地指引,但在执行过程的疏漏、不到位会让工作结果造成较大偏差,有时甚至背道而驰。可见,好制度还需要好管理,为打通管理的“最后一公里”,我们以清单管理来确保高效动作。清单,让我们对活动过程的阶段、各阶段的任务、执行责任人、完成日期和效果一目了然,还让我们清晰地罗列并把握自己工作中的节点、痛点和盲点,特别是在过程推进中发现问题并及时研判、协调和改进,让我们的工作走向专业化。

“塑”研修文化,修炼教师团队文化

1.教师研修课程
“四·五·六制”基础研修课程。学校立足校本做好规划,用好四个关键因素(事件、人物、书籍、时期),形成《灵秀教师手册3.0版》,强化教师专业化水平和学术素养。(1)建立教师专业人才“四梯队”:鲜师-能师-优师-名师。(2)铺设专业人才“五环路”:熟练教育政策、历练教学基本功、锤炼教学策略、研炼教学研究、提炼教学思想。(3)实施教师专业发展“六个一”:①一份优秀教学设计;②一个体现改进工作问题的教育教学工作的微创新;③一节体现自己教学研究或教学风格的研讨展示课;④研读一本教学实践或理论的书籍,撰写读书心得;⑤一个体现自己教育教学思考的教育叙事;⑥研究一位名师,形成研究体会或报告(鲜师“四个一”;能师五个一”;优师“六个一”)。
此外,还有主题研修课程,主题研修周活动定于每年暑期举行,为期一周,主要从课堂提质、班级育人、素养赋能等方面展开。

2.学习共同体
教师“发展共同体”。学校以自组织团队为载体,支持教师们自发组建参加。“研思会”发挥市区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关注教育教学的理念研究实践,指导工作困惑的改进之策,进行主题沙龙分享,为不同梯队教师的成长给予帮助和支持。“阅享会”以阅读分享为主,有校长领读、教师共读、学员伴读等形式,交流教育理念和实践心得。每个自组织中均有不同年龄层的教师,依托“线上+线下”的灵活方式,在自组织活动中,自发地结成互学互帮的导学伙伴,指导者以身示范,学习者认真求教,彼此身心愉悦,自发自主形成互学互助联盟。
家校“育人共同体”。通过“家长学校”“家长委员会”“家长志愿者”的建设,吸引并开拓家长、社会的优质教育资源。在家校社的紧密合作中,让家长成为学校天然的同盟者、有教养的奋斗者、文化的助推者,共育灵秀学子。构建学校、家庭、社区、社会协同的新格局,促进相互交融的“育人共同体”建设。

3.科研项目组
以研究促进教师理念的更新、课堂方式的变革、学习方式的转变。我们组建了科研项目组,制定了每周一次的研讨交流制度,定期组织相关理论学习、课堂研究的实践、专家的现场指导、阶段的成果展示,研究的过程成为思维碰撞、学术争鸣、研讨共进的过程,极大地推动了老师们研究的热情和研究进程,以课堂研究促课堂提质。

“趣·思课堂”项目组。以课堂模式的建构研究,面向全体,以促进学生思维发展、能力提升、素养形成为目标,探索问题导向的体验式、探究式的课堂教学模式。更新一个理念: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和质量观。明确两个目的:一是以趣味贯穿学习过程;二是以发展学生思维为核心让课堂教学提质。
“输出为本”项目组。依托与华师共研的课堂研究项目,以语、数、英、科为主,围绕“为何是输出为本,何为输出为本,输出为本为何,输出为本理念下的课堂何种样态”展开,坚持每周一次的理念学习研讨,每月一次的学科课堂实践研究,每学期一次的项目研究成果展示。

“大阅读”项目组。依托省级课题研究,以DingTalk,构建并优化混合式学习形态的“学习共同体”,以技术融合创新推动阅读特色拓展课程,实现整本书阅读线上与线下教学的相互融合、优势互补,致力于提升整本书阅读的效能,为学生的阅读能力的形成和阅读素养的养成。

“重”设计思维,协同打造育人课程

学校的课程决定着人才培养的规格,也决定着育人目标能否实现。在打造育人课程中受到了“设计思维“的启发。设计思维(Design Thinking)的核心与教育一样都是以人为本。设计师的创作不仅要满足功能,更需要创意、想象力和使命感,校长与设计师何其相似。用好有限的资源,创设美好的,让”人“站在学校”最中央“的学校课程,着眼于学生的未来。

我们坚持立德树人、五育并举,以办学理念为引领,以多元科学评价为手段,重在激励,突出实效,精心设计并打造体悟动心的特色育人课程。

“好习惯好生活”课程。以队员争章的形式,从生活好习惯、学习好习惯、劳动好习惯、交往好习惯、成长好习惯五大版块,明确训练目标、达标要求、争章内容步骤方法,让好习惯为好生活、好人生奠基。

实践课程。持续深入开展主题校园四节,打造体艺劳“2+1+1”,帮助每位学生学会2项运动技能,1项艺术技能,1项劳动技能,不断提升学生身体素质、艺术素质、劳动意识、创新技能和实践能力。
特色课程。校园四礼、四节:敬书礼、开学礼、入队礼、毕业礼;科阅节、艺术节、体育节、素养节。主题研学课程:科创、环保、劳动、国防、广州文化等主题,在走进大自然、特色场馆、实践基地中体验身边的变化、生活的美好。PBL项目课程:“我和我的小伙伴”帮助入学的孩子进行交友实践,迅速融入新集体;“我的春节 我们的春节”引导学生发现具有中国地域的春节文化,探寻特色,增强民族自信。

学校品牌建设,是一项统领学校全局又引领未来长远的发展方向,需要学校增强岭南文化自信,走可持续的内涵发展的道路。这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求真务实、深耕细研、自信力行,也需要持续的新思路和新行动。

作者:黄梦凌(广州市天河区灵秀小学校长,中小学语文高级教师,广东省卓越校长班优秀学员、广州市卓越校长班优秀学员,广州市卓越促进小学校长培养对象跟岗学习实践导师。)

原载于《时代教育·行知纵横》杂志2022年4月刊

上一页 下一页  每页显示 30 篇新闻
共 3134 页 - 转到第
{ 2008 - 2020 © 版权所有 · 中国品牌建设网 - Tel:86-10-63814669 Fax:010-63814669 E-mail:goodzt08@hotmail.com 备案:京ICP备13012932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