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3日,第五届“中国创翼”创业创新大赛重庆市选拔赛(劳务品牌专项赛)暨重庆市第六届“渝创渝新”创业创新大赛决赛在重庆新天泽国际总部城举行。
选拔赛现场(央广网发 重庆市人社局供图 )
实力比拼,30个晋级项目争夺3张全国赛入场券
现场,30个晋级决赛的项目用民族文化特色产品、技能演示、特色手工艺表演等多种形式展示重庆市劳务品牌的风采。知名企业家、投资人、专家等组成的评委团,则从引领性、带动就业、团队情况、发展现状和前景等方面对项目进行严格评审。
选拔赛现场(央广网发 重庆市人社局供图 )
最终,“大足雕客”劳务品牌培育 、巴渝名厨-重庆小面厨师、 中国-合川清平玻璃工、“龙水刀匠”劳务品牌培育、酉州苗绣、 安驿-长安汽修工、巴渝杜防水、巴渝大嫂新型家政项目、新生劳务、垫江石磨豆花之垫江豆匠等入围10强劳务品牌项目。
接下来劳务品牌专项赛将对项目进行再次筛选,最终选拔出三个代表重庆征战全国赛的优质项目。
以“赛”促创,充分发挥创业带动就业倍增效应
市人力社保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夏杨松表示,劳务品牌是劳动者务工就业的“金名片”,是企业市场竞争的“杀手锏”,是创业大赛又一个崭新的赛道,是就业、创业工作的深度融合。特色鲜明的劳务品牌不仅能带动就业创业、巩固脱贫成果、助推乡村振兴,也可以为服务赋能,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南岸区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副区长游泳表示,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只有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创业创新政策体系、服务体系、保障体系,才能全面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优质创业环境。
赛程期间,组织专家深入创业项目“一对一”指导,帮助连接有效资源,为参赛项目带去实效。现场,“巴渝名厨”与重庆桥之源餐饮管理有限公司、重庆新呼啦餐饮管理有限公司、重庆天馋蜀都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大足雕客”与重庆大足职业教育中心、重庆大足石刻文创园管理委员会、福建省百师雕塑有限公司;“渝派裁缝”与重庆段氏服饰有限公司、重庆尚诚服饰集团有限公司达成合作意向。
以“赛”为媒,推动全市劳务品牌高质量发展
本次专项赛是重庆市劳务品牌的首次集中展示,累计收到156个创业项目报名参赛,分布在全市各个区域,涵盖了各行各业。
以入围决赛的30个项目为例,从所属地看,“一区”地区项目20个,包括大足雕客、龙水刀匠、北碚花工ku等;“两群”地区项目10个,包括阿蓬江钻井工、石柱阿姨、云阳面工等。
项目所属行业集中在现代服务业、人工智能、现代农业、新材料新能源、装备制造、医疗健康、互联网TMT、文化创意、人工智能等领域。
项目创始人集中在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返乡农民工等重点人群。
相关负责人表示,本次劳务品牌专项赛,突出重庆劳务品牌地域特色、行业特征、技能特点,围绕建强品牌促进就业、服务产业等方面精准发力,推动全市劳务品牌高质量发展。
重庆已培育劳务品牌126个 年均带动就业240万人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劳务品牌建设工作,《国务院“十四五”就业促进规划》明确将“实施劳务品牌促就业计划”列为重点工作任务。去年,国家人社部、发改委等20个部门联合印发的劳务品牌建设指导意见,提出16条具体工作要求和目标任务。全国举办了劳务品牌展示交流活动。今年,以更高规格、更大规模举办首届全国劳务品牌发展大会,并首次将劳务品牌纳入了“中国创翼”创业创新大赛,作为一个单独的专项赛。
重庆市人力社保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重庆将劳务品牌建设作为就业工作的重点任务,深入实施发现培育、发展提升、壮大升级三大行动,推动市场化运作、规范化培育、技能化开发、规模化输出,在促进劳动力转移就业过程中,特色劳务品牌不断涌现,对发展劳务经济、促进转移就业、增加劳动者收入、提高就业质量发挥了积极作用。截至目前,重庆共培育劳务品牌126个,年均带动就业规模240万人左右。
“未来,我们将继续鼓励劳务品牌从业人员发挥技能特长、专业知识、从业经历等优势开展创新创业。支持各类机构提供专业化创业培训和创业服务,对创业者落实创业培训补贴、一次性创业补助、创业担保贷款及贴息等政策。依托返乡入乡创业园、创业孵化基地等载体,安排场地专门用于劳务品牌创业孵化,助推劳务品牌做大做强。”市人力社保局有关负责人表示。
本次劳务品牌专项赛是第五届“中国创翼”创业创新大赛重庆市选拔赛暨重庆市第六届“渝创渝新”创业创新大赛的第一场,接下来,还将举办主题赛制造业组和服务业组的初赛、决赛,以及乡村振兴专项组、青年创意专项组的“中国创翼”选拔赛,角逐最终名次。
来源:央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