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莎贝拉”在西班牙语中是“对上帝的承诺”的意思。2006年,重庆人王强在经历了创业失败的阵痛之后重振旗鼓,以伊莎贝拉为名创立了属于自己的洗衣店。
目前,伊莎贝拉洗衣连锁已有220余个加盟店,遍及天津、山西、四川、广东等17个省市,6年来共带动了1400余人实现就业,从业者中有六成是4050人员。
穷人孩子早当家
王强生于合川区土场镇杨柳村一个农民家庭。“小时候家庭条件不好,夏天都是光着脚,到了冬天也只能暂借别人的鞋子,上了初中我才有了第一双属于自己的鞋子。”王强回忆,八九岁时父母就外出打工,自己寄住在亲戚家。
虽然父母常年离家,但也不忘教育儿子:父母赚钱不容易,在金钱上你一定要精打细算。“我将此话记在心里,读小学时就常用废弃物做圆珠笔卖给同学。”王强认为,自己有经商头脑,同时也受到了当时电视剧里成功商人影响,便暗下决心长大后要做生意、当老板。
1999年中专毕业后,王强在石桥铺当了一名办公家具推销员。“我每天提前半小时到办公室,把3个空矿泉水瓶灌满水,便开始出去扫楼,拜访每个新落成的写字间,一层层推销。”王强回忆,那时一天至少要走5个小时,一个月要穿坏两双皮鞋。
功夫不负有心人。两年后,王强升为公司西南片区销售经理,月薪最高能拿14000元,在那个时候,也算是一个富人了。但是,王强并没有当月光族,而是酝酿着自己的创业之路。
初次创业遭打击
2000年,王强的父母从沿海打工返渝,在沙坪坝区联芳花园开了家干洗店,王强从中获得创业灵感。
2002年夏,王强递交辞呈,用积蓄的20余万元开了家洗衣厂。推销员的经历,让他很快拿下大坪、石桥铺一带酒店的洗涤业务,也由此感到志得意满。
然而,半年后一盘点,王强却发现处于亏损状态。“原因是其他洗衣厂多采用成本低廉的烧碱洗衣法,而我用的是当时最先进的环保洗涤方式,有13道工序,成本高一倍。”王强说,为抢占市场,他出价还比采用烧碱法洗衣的便宜5分钱。
苦苦支撑两年后,王强的洗衣厂还是垮了,所有设备当废铁只卖了两万多元。
“之后我在家窝了3个月,这是我人生的低谷。”在几乎赔掉所有积蓄后,王强选择走出家门搞起了洗衣原料推销。
一语点醒梦中人
这时的王强务实了许多。为节省成本,他开着几千元买来的长安微车,拉着试用品到重庆、四川等地,饿了就吃碗小面,困了就躺在车上休息。
需求多了,他索性到四川去学了设备维修,并顺带搞起了洗衣设备销售。下岗工蒋科看到他对原料、设备搞得一清二楚,经常来请教后建议:为啥不搞个洗衣店呢,我们可以来加盟呀。
“这真是一语点醒梦中人。”2006年,王强创办了一家自己的洗衣店“伊莎贝拉”。目前已在全国发展了220余家伊莎贝拉干洗店加盟商,遍布17个省市。
“‘伊莎贝拉洗衣连锁’给我带来财富,我要将她打造成中国第一洗衣品牌,这是我对上帝的承诺。”王强在成功之后许下了这样的诺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