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品牌建设网-品牌商盟共享服务平台】泗阳县司法局为使“法治”更形象、生动,将法治因子融入农村文化礼堂、道德讲堂、“公共法律村村行”等平台活动中,扎实打造基层法治文化建设新品牌。
一是将法治元素与农村文化礼堂相融合。以农村文化礼堂、街坊公社建设为契机,在“七五”普法期间主动与县委宣传部、文广新局等部门联系,充分利用文化礼堂与街坊公社功能,融入法治文化元素,将法治名人、法治典故、法治格言以及生产、生活相关法律知识等内容包罗其中。同时,组织普法讲师团、村居法律顾问定期到文化礼堂与街坊公社开展农村土地政策、婚姻家庭、未成年人保护、民间借贷、劳动争议、消费者权益保护等相关主题法律法规宣讲,有针对性地开展现场法律咨询,解答群众法律疑问。新年以来,通过文化礼堂、街坊公舍举办主题法治宣传活动20余场,发放法治宣传资料3000余份,受益群众3200余人次。
二是将法治故事与农村道德讲堂相融合。依托农村道德大讲台,在农闲时节与寒暑假会同县律协、图书馆、文广新局等单位通过邀请本地“名嘴”“金牌律师”用本土方言现身说法、录制视频法治故事、参与专题讲座等方式同时吸纳社会志愿者参与到讲堂讲述自己身边的法治故事,使讲堂真正成为百姓知法、懂法、学法的好去处。主题宣讲结束后,实时发放评价意愿表,对本次宣讲内容的满意度与群众期盼内容进行测评了解,为下次宣讲做好准备。目前,全县已先后举办了“安全防范”“明白消费、合法维权”“醉美泗阳”等紧贴形势和实际的各项专题讲座56讲。
三是将法治服务与“法律服务村村行””相融合。将法治服务与“公共法律服务村村行”活动紧密结合,通过与文广新局合作送法治戏、送法律书、送法治书法展览等文化“下乡”活动,把法律知识、法治理念与群众喜爱的淮海戏、逢庙会、歌舞等文化形式相嫁接,法、理、情相融,进一步加强公民道德规范、安全消防知识、文明城市创建等内容宣传。在“双百行动”基础上深化“公共法律服务村村行”活动效果,提供有针对性的法治服务、法律援助,通过典型案例分析、乡村庭审、法律扶贫等主题服务在基层实现“送法”向“种法”的转变。(王秀 张晓敏 朱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