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中国品牌建设网首页
欢迎您访问品牌商盟网。登录 - 免费注册 - 找回密码 - 进入个人中心 - 注销 - 留言
品牌商盟
   
服务热线: 17316075069
给我留言     给我留言
首页   │   生意资讯   │   新闻中心   │   行业活动   │   行业百科   │   品商访谈   │   品牌商库
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内容
   
食品标签隐藏的秘密
来源:中国食品报 - 分类:食品 - 责任编辑:管理员 - 发布于:2018-4-26 15:03:37

品牌商盟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食品标签的重要性,开始学着通过食品标签来对预包装食品有更深刻和全面的认识。那么,看似简单的食品标签里,究竟隐藏着哪些小秘密呢?

配料表顺序有讲究

在营养成分看起来差别不大的时候,一种配料表写着“可可脂、可可粉、白砂糖……”和一种写着“白砂糖、果葡糖浆、可可脂、可可粉”的巧克力,你会认为是一样的吗?根据国家标准GB 7718-2004《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中“各种配料应按制造或加工食品时加入量的递减顺序一一排列”的原则,这意味着,第一种巧克力的主要配料是可可脂和可可粉,而第二种巧克力则是糖为主要成分。在提倡减少糖摄入量的今天,何优何劣一目了然。

看营养标签之前先看份量

很多人在挑选薯片、薯条、糖果、饼干等传统意义上“高热量、低营养素密度”的食品时,会格外关注营养成分表,并刻意挑选那些“看起来”能量低、脂肪含量和碳水化合物含量也低的产品。但是在此之前,一定不要忽略一个重要步骤,那就是看营养成分表上“每份”所代表的克数。通常情况下,也是大多数企业采取的做法是:以100克或100毫升为“每份”的单位对营养成分进行统计,也就是说,大多数食品的统计意义是“每100克或100毫升该食品中含有能量、碳水化合物等营养成分的含量”。但“每份”有时也会被食品企业定义为更小的数值,比如50克、50毫升或38克、38毫升。如果一包薯片的钠含量极低,或者某种饮料的糖含量很少而你喝起来却比较甜的话,可以看看是不是统计的“每份”的克数变小了。


责任编辑:谈嘉诚
上一页 下一页  每页显示 30 篇新闻
共 11407 页 - 转到第
{ 2008 - 2020 © 版权所有 · 中国品牌建设网 - Tel:86-10-63814669 Fax:010-63814669 E-mail:goodzt08@hotmail.com 备案:京ICP备13012932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