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8-20日,第四届中国跨境电商交易会在福州开幕,吸引众多跨境电商行业企业及服务商参会。启传公关与跨境电商自媒体贸行四海、中国跨境电商交易会合作主办“贸行四海·中国品牌全球化论坛”。 论坛邀请品牌出海的实战派知名企业家、专家和操盘手,立足美国、日本、东南亚等重点海外市场情况,分享看到的中国品牌出海的盲点,探讨如何打通堵点,分享如何客户难点。
会上,启传公关联合贸行四海、宁景泰联合发布《2024中国品牌全球化报告》,并就报告关键内容进行解读。报告分为三个部分:梳理中国品牌出海三十年脉络,盘点2023年度中国57个重点出海类目情况,每个类目列举代表性的十家企业,最后展望2024年中国品牌出海趋势。
中国企业的出海历程是一部波澜壮阔的发展史,经历了从头部企业零星出海、大量企业借船出海及链主牵头造船出海三次浪潮。在此过程中,中国企业不断借势,叠加新资源、技术和优势,逐步提升了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和影响力。全球化不再是一种选择,而是一种必然。
1.0时代,中国企业以“制造”起家,凭借低成本和高质量的生产能力走向世界。这一时期,“made in China”成为中国制造的标签,代表着物美价廉的产品,在海外市场树立了中国制造的良好形象;进入2.0时代,中国企业出海的方式发生显著变化,跨国并购成为重要手段,同时跨境电商、移动互联网和APP等新兴业态也迎来出海黄金时代;到了3.0时代,中国企业出海进入一个新阶段,中国企业更加注重自主创新和品牌建设,积极参与全球价值链的构建和整合,全球化也从1.0时期的单打独斗转变为链主牵头、抱团组成价值链出海,这种新模式使得中国企业能够与海外本土市场形成更加紧密的协作与分配关系,实现互利共赢。
我们从最初的“制造商”卖货,逐渐向贸易商、服务商、品牌商跃升。然而,伴随着越来越多的贸易壁垒、地缘冲突、全球“超级大选年” 等外溢因素,也会带来很多不确定性。IMF 报告显示,2023年全球实施了约3000项贸易限制措施,比2019年的1100项增长了170%。海外市场法律和政策风险高居出海痛点榜首,除此之外,还有知识产权、数据安全、劳工、税收等挑战。
回顾2023年的品牌出海,不得不提的是茶咖的大规模出海浪潮,瑞幸、喜茶、茶百道、奈雪的茶等都启动了海外扩张,蜜雪冰城更是在海外有4000家的门店布局。另外,呷浦呷浦、鱼你在一起、西贝等餐饮连锁品牌也纷纷进军海外。
茶咖品牌出海,是中国品牌由内卷杀到外卷的先锋。他们希望借助海外扩店,展开一场以万店为基础的全球排位赛。在咖啡赛道里,瑞幸去年在中国净增了8千家门店,门店数达到16196家,成为首家中国门店破万的咖啡品牌。这个数字背后是中国品牌咖啡店的井喷,2023年全国品牌咖啡门店近5万家,同比增长58%,数量比美国市场还要多9000多家。
《报告》盘点了2023年度国内57个重点出海类目情况,包括渠道商,消费电子,家空间,出行、户外与运动,个人形象,吃喝玩乐,以及新能源、医疗器械与机械工具七大方向, 每个类目列举代表性的10家企业,发布了合计570家代表企业名单。
当全球化成为一种必然,中国品牌全球化如何启航?《报告》提出,品牌全球化需要三“定”,即定位、定价、定义。第一步,企业需找准自身品牌生态位,明确“我是谁”;其次,企业在完成自身优劣势分析后,需努力匹配所需的业务及能力;最后,定义品牌,将真我、本我、他我实现结合。此外,报告还强调了中国品牌在全球市场中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认为这些都将是中国品牌全球化持续发展的关键。
启传公关指出,品牌建设是全球化进程中的重要一步。品牌是企业最宝贵的资产之一,只有通过不断提升品牌价值、塑造品牌形象、传播品牌故事,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实现品牌的全球化目标。
展望中国品牌全球化的未来趋势,《报告》描绘了大致轮廓,包括:链主牵头,用标准化打通全球化;“产业带+跨境电商+品牌出海”加速共振;“本土化才是真正的全球化”成为共识;品牌平替和品类创新方兴未艾;同态竞争更加激烈等。不难看出,面对全球化的机遇和挑战,中国企业只有积极应对、不断创新,通过提升品牌价值、优化产品设计和营销策略等方式,才能在全球市场中取得更大的成功。
「启传公关」是国内知名的公关服务机构,服务100+ 世界/中国500强企业,覆盖30多个领域/行业。公司总部位于上海,系上海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在北京、香港、南京设有分部。
启传公关提供财经公关、业务公关、定调公关、内容管理(含活动策划与执行、媒体关系管理、舆情与危机管理、高端 论坛策划、视频策划制作等)的公关全案传播。同时顺应中国品牌大规模出海的趋势,与全球化领军品牌结伴出海,提供“海外社交媒体运营、海外数字营销投放与海外PR”三大服务板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