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要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农发行湖南省分行加大粮棉油信贷资金投放,确保储备粮油收购资金足额保供,大力支持粮棉油收购加工企业,为全省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提供了政策性金融有力支撑。2023年全年累放粮棉油贷款183亿元,支持信贷企业粮食收购市场份额70%以上,粮棉油条线贷款余额379.83亿元,较年初净增11.38亿元。
牢牢守住储备业务“主阵地” 夯实主责主业
湖南耕地面积414.88万公顷,约占全国耕地总面积的3.1%,是全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自古有“鱼米之乡”和“湖广熟、天下足”之美谈。粮食的收储发挥着满足民生需求、保障市场流通安全、为社会稳定健康发展提供物资保障等重要作用。
该行将服务国家粮食安全作为工作的根本遵循,主动参与省内粮棉油宏观调控政策的研究制定,围绕省内粮棉油宏观政策调整、市场形势变化开展研究,积极就粮安政策制定建言献策。同时,加强同省财政厅、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中储粮湖南省公司的沟通协作,积极参与收购政策研究、调研、库存检查、储备粮验收等工作。
该行坚决贯彻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及时沟通协调中储粮湖南省公司,累计投放中央储备粮油及轮换贷款29.79亿元,顺利完成18个库点的一次性储备玉米轮入专项工作和40个库点的中央储备增储和轮换年度计划资金供应工作。及时足额保障地方储备企业增储、轮换及成品粮储备资金需求,确保地方储备粮油主阵地“一寸不丢失”,累计投放地方储备粮油及轮换贷款47.91亿元;积极配合地方政府做好不合格粮收购处置信贷工作,择优筛选符合该行信贷制度、信用好、经营管理能力强的企业,作为临储收购、承储、承贷企业,积极给予信贷支持,有力地保障了收购工作的顺利开展和信贷资金安全,全年累放地方调控贷款12.94亿元。
当好市场化收购“主力军” 延伸粮食产业链
在洞庭湖畔,金色的稻浪随风摆荡,一排排收割机正在劳作,机器声、欢笑声、远处掠过的鸟叫声与村庄、河流、山林构成了一幅山水画卷,美不胜收。农民粮食丰收了,还得要卖得出,卖上好价钱。
结合湖南实际,组织辖内各机构按照“情况早调查、工作早汇报、客户早布局、授信早审批、资金早投放、预案早准备”六早工作要求,抓好抓细收购各项组织保障工作,争取收购信贷工作主动,实现“三个确保”,即:确保不因农发行原因在收购上出问题、在资金供应上出问题、在舆情管控上出问题,组织召开专题会议、行领导赴主产区实地走访调研、召开种粮大户参加的收购座谈会等,建立与省粮食与物资储备局定期沟通机制、库存系统数据分析监测机制,切实做好夏秋粮收购信贷工作。全年累放夏粮收购贷款60.94亿元,同比多放2.47亿元、增幅4.22%,支持收购粮食126万吨、油脂10万吨。累放秋粮收购贷款34.14亿元,支持收购粮食226万吨、油脂1万吨。
聚焦打通产业链、构建供应链、延长信贷链、提升价值链。累放市场化贷款73.69亿元,支持收购粮食280万吨,贷款余额101.2亿元,市场化贷款客户数83户,实现市场化收购贷款投放量、支持粮食收购量和客户数量“三增加”。全省14个市州全面建立信用保证基金,基金总规模0.6亿元,推动信保基金模式支持企业35户,发放贷款2.02亿元,支持企业收购粮食5.45万吨。全年累计审批仓储设施项目10个,金额32.83亿元,累放仓储设施贷款8.6亿元,居全国系统第二。支持粮油重要农产品进口客户4户,贷款金额22.34亿元,累计实现国际结算业务4.01亿美元。
民为国基,谷为民命。下阶段,农发行湖南省分行将持续落实“保收储、增供给、当主导、强基础、防风险”的总体要求,以党建为统领,以金融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进一步优政策、促创新、强管理、控风险,全面提升服务国家粮食安全的能力和水平,持续擦亮“粮食银行”金字招牌。(刘燚、黄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