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来,甘谷县把农产品品牌建设作为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提高农业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的关键举措,按照“政府推动、部门联动、企业主动、社会促动”工作思路,持续加大品牌宣传推介力度,积极开展品牌体系建设,不断完善品牌培育长效机制,全县农产品品牌建设呈现出数量持续增加、知名度不断扩大、质量显著提升的良好局面。
(一)加大创建力度,树立品牌形象
以“三品一标”认证为抓手,按照“培育一批、提升一批、推荐一批、储备一批”的思路,探索“甘味+区域公用品牌+企业”的发展模式,培育甘谷辣椒、甘谷花椒、花牛苹果等地域特色鲜明、发展潜力大、市场认可度高的“三品一标”农产品。全县累计认证“三品一标”农产品60个, “甘谷辣椒”“甘谷花椒”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获批筹建,“甘谷辣椒”入选“甘味”区域公用品牌目录和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目录。“陇上椒”“宏润塬”“礼辛黑梨”“何家坪”“溪园弘”“农小胖”“甘甜之谷”“华厦邦农”“朱圉红”“月亮顶果业”10个企业商标入选“甘味”知名企业商标品牌目录。推荐“甘谷辣椒、甘谷花椒”为全国“土特产”,成功创建省级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2个:甘肃陇上椒农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甘谷县倪山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
(二)建设追溯体系,夯实品牌根基
积极构建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推行承诺达标合格证制度,不断强化投入品管理、生产档案、产品检测、产地准出、质量追溯等全程质量管理,示范推广合格证十追溯码贴标上市产品。截至目前,全县建成市级追溯示范点11处、县级农残速测点10处,音频视频溯源追溯中心1处,建成县级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指挥中心一处。39家“三品一标”认证主体全部配备了合格证追溯码打印机并指导运行国家·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监管平台,开具合格证9万余张,贴码上市农产品79万余吨,实现了“生产有记录、信息可查询、流向可跟踪、责任可追究、产品可召回”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全程追溯,有效提升了消费者对“甘谷”优质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认可度,促进了生产经营者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提高了监管效能。
(三)建设标准化基地,促进品牌化发展
按照标准化生产、品质化保障、品牌化运作的要求,指导农业经营主体建设辣椒、花椒、苹果、马铃薯等绿色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加强化肥、农药质量安全管理,规范记录生产档案,建立内控制度,确保认证产品质量安全,建成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38万亩。在安远镇西城村、北城村、新兴镇侯家沟村、八里湾镇杨家沟村建设甘谷辣椒绿色标准化基地(智能水肥一体化)4处2000亩。制修订甘谷辣椒、花椒、苹果、蔬菜等绿色食品生产技术操作规程13项,制定甘谷白条党参团体标准1项。农业生产技术标准的制定,进一步提升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对发展绿色食品、发展品牌农业,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起着有力的促进作用与持续能力。
(四)扩大宣传推介,提升品牌效应
积极组织“三品一标”认证企业和“甘味”品牌企业参加绿博会、“甘味”农产品贸易洽谈会等省内外展销会10余场次,在展销会上屡次获奖,陇上椒牌辣椒和朱圉红牌苹果荣获第二十二届绿色食品博览会金奖,“何家坪”牌富士苹果、“农小胖”牌花牛苹果、“溪园弘”牌辣椒面荣获中国(西部)绿色优质农产品产销对接博览会金奖。开展“春风万里,绿食有你”“农民丰收节”等宣传活动10余场次,制作甘谷“甘味”农产品宣传片6部。建设集展示、销售、电商和品牌宣传为一体的大漠行“甘味”农产品展馆一处。利用飞机场、高铁站、高速路、宾馆酒店、旅游景点及微信、抖音等新媒体对甘谷县“甘味”农产品进行全方位宣传推介,营造了全社会“关注品牌、爱护品牌、创造品牌、发展品牌、宣传品牌、运用品牌”的良好氛围,甘谷农产品品牌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不断提升,品牌建设水平不断提高。
来源: 甘谷县科技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