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日上午,2023年青岛品牌日启动仪式暨品牌卓著发展论坛在青岛国际会议中心举行。
城市与品牌共成长。17日上午,2023年青岛品牌日启动仪式暨品牌卓著发展论坛在青岛国际会议中心举行,品牌建设领域专家同青岛品牌企业一道,共同探索品牌建设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新路径,这也标志着2023年青岛品牌日系列活动正式启动。
近年来,青岛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对青岛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聚力打造现代产业先行城市等“六个城市”,加快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青岛坚持以品牌提升带动产业升级,老一代“五朵金花”声名远播,新一代“青岛金花”强势崛起。2022年6月25日,青岛市人大常委会通过决定,将每年的7月17日定为“青岛品牌日”,青岛成为全国首个以人大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的形式设立品牌日的城市。品牌日已成为助推青岛品牌向上的新势能、促进青岛品牌迭代的新平台,在品牌日的加持下,青岛“品牌之都”“制造强市”的城市名片更加靓丽多彩。
2023年青岛品牌日系列活动由青岛市人民政府主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发展改革委、市农业农村局、市商务局、市文化和旅游局、市市场监管局承办,于7月17日至31日举行。活动主会场设在青岛国际会议中心,各区市商业中心、利群各门店等同步举办分会场活动。在“城市与品牌共成长”主题下,今年的青岛品牌日设置“新品牌 新消费 新智造”年度主题,内容涵盖品牌论道、品牌展示、品牌论坛、品牌市集、品牌故事、品牌之夜、品牌座谈、品牌体验、品牌红人汇、品牌分会场等10大板块,深化品牌战略,推进品牌升级,发展品牌集群,扩大品牌传播,以品牌“焕新”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助力打造现代产业先行城市。
作为2023年青岛品牌日系列活动的重磅板块,在启动仪式后举行的“品牌卓著发展论坛”上,研究员、重庆市原市长黄奇帆作主旨演讲,海尔集团党委书记、董事局主席、首席执行官周云杰,青岛啤酒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黄克兴,上海经济团体联合会副秘书长、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徐铭,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品牌培育专家组组长周宏宁分别作了经验分享和学术交流,为与会人员带来了一场思想盛宴,为青岛品牌发展打开新视野、新思路。
王波出席活动并致辞,张建刚、崔作出席。来自政府部门、行业协会、相关机构以及225家企业的代表约350人参加活动。
述评
青岛品牌日启幕:品牌荣耀,续写篇章
浮山湾畔,天蓝海碧,人流如织。
7月17日上午,随着参会嘉宾和领导按下启动键,2023年青岛品牌日系列活动在青岛国际会议中心正式启动,为期半个月的品牌盛宴正式拉开大幕。
我们为什么需要品牌,这座城市需要什么样的品牌,“品牌之都”将会走向何方?这些关于品牌的前沿之问,与会的嘉宾学者以及品牌企业带头人,都将在现场思想碰撞,提供最新实战、智慧解法。
作为“品牌之都”,青岛市坚持以品牌提升带动产业升级,以品牌焕新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奋力探索品牌发展的“青岛路径”。
品牌故事,正在青岛续写新的篇章。
青岛是品牌经济的践行者
青岛与品牌的故事早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就已开篇,青岛也成为最早实施“品牌战略”的城市之一。
“金花”把青岛带入品牌经济的时代,青岛产业发展也因此呈现出十分鲜明的品牌撬动的特点。截至目前,青岛拥有两个世界500强品牌,1个中国质量奖,8个中国质量奖提名奖,22个全国质量标杆,有26个品牌进入2023年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榜单,海尔、海信、青啤入围中国全球化品牌50强,品牌建设推动智造强市建设加快迈进。
城市品牌日的设立,是青岛在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进程中,对品牌价值更深刻的体认,对品牌功能更有力的开掘。更值得关注的是,直面产业快速演进带来的巨大挑战,顺应新趋势、迈上新台阶的品牌建设,依然是青岛必须要解决的破局之道。
对此,在2023年青岛品牌日启动仪式暨品牌卓著发展论坛上,研究员、重庆市原市长黄奇帆认为,青岛拥有理想的产业结构,来支持推动品牌高质量发展。
黄奇帆指出,每一次工业革命都会涌现出“五大件”产品,如第二次工业革命有汽车、空调、电视机、冰箱、洗衣机,青岛打响了“五朵金花”品牌。
随着当前进入第四次工业革命,以人工智能为核心,出现了新的“五大件”,包括智能驾驶新能源汽车、家政服务机器人、秘书式机器人、3D打印机、AR/VR头盔眼镜。青岛既有海尔、歌尔等引领型企业,也有完善的计划和设想。“我相信青岛的品牌,只要基于创新,就能够实现长周期的引领。”
三个逻辑论述城市与品牌
买方经济时代,品牌意识早已深入人心。品牌既是产品被迅速识别的便捷通道,又成为产品是否畅销的流量密码。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对于品牌的认知与创建,现场的企业家和专家都分享了经验和智慧。
海尔集团党委书记、董事局主席、首席执行官周云杰认为,品牌是由人创造的,也是为人服务的,真正的品牌不应该是停留在产品层面,而应该上升到人的价值层面。海尔一直坚持做自主品牌,前前后后经历了30多年,过程是艰难的,代价也很大。但代价是值得的,因为海尔创造了中国的世界名牌。
青岛啤酒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黄克兴认为,中国的品牌要成为世界品牌,必须有全球的消费者触达到产品,才成为真正的世界品牌。要成为世界一流的品牌,就要品质为基、创新驱动、文化为根、责任担当。
上海市经济团体联合会副秘书长、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徐铭以“三个逻辑”论述了“城市与品牌如何共成长”。
一是品牌经济的共荣逻辑。实现城市品牌与创新要素、产业升级的正向良性循环发展。二是区域品牌的共享逻辑。要打通产业链,做到全链、升链、强链、补链。三是智力市场的共生逻辑,要培育发展第三方智力市场,让科技创新、文化创意、设计咨询加持品牌建设。
助推青岛品牌向上新势能
城市与品牌共生共荣,交相辉映。品牌日是助推青岛品牌向上的新势能,促进青岛品牌迭代的新平台。作为品牌与产业相携并进的城市,在品牌日的加持下,青岛“品牌之都、智造强市”的城市名片更加靓丽多彩。
以“城市与品牌共成长”为主题,通过政府引领、企业参与、专业辅导、媒体助力、全民共享的这一青岛城市品牌共建模式,青岛正在奋力探索品牌发展的“青岛路径”。
深化品牌战略,持续打造提升农业品牌,壮大升级工业品牌,做强做精服务业品牌。围绕着优势产业培育区域品牌,青岛制造、青岛农品、青岛服务、青岛购物、青岛文旅五大品牌建设取得新突破。
推进品牌升级,立足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融入新消费赛道,聚焦四新经济,发挥高端智能家电、虚拟现实等国家级创新平台的引领驱动作用,以技术创新带动品牌焕新,增加优质产品供给,实现品牌溢价增值。
发展品牌集聚,聚焦24条重点产业链,实施倍增和育苗工程,培育新一代“青岛金花”品牌梯队,推动智能家电等产业集群迈向世界级,新能源汽车等产业集群冲刺国家队,实现品牌与产业共成长。
扩大品牌传播,深化工赋青岛行动,持续打造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媒体融合、全民互动的城市级品牌传播全媒体矩阵,以老带新创品牌,以大带小拓市场,赋能更多企业脱颖而出,更多品牌强势突围。
可以说,这一场全城盛会、思想盛宴,将为青岛品牌发展打开新视野、新思路,推动城市与品牌共成长,为青岛打造现代产业先行城市提供强劲动力。
黄奇帆:相信青岛品牌能够引领第四次工业革命
研究员、重庆市原市长黄奇帆
7月17日上午,在2023年青岛品牌日启动仪式暨品牌卓著发展论坛上,研究员、重庆市原市长黄奇帆带来主旨演讲:《实体经济为主体,围绕绿色化、数字化、服务化、集群化,推动青岛品牌经济高质量发展》。他认为,青岛拥有理想的产业结构,来支持推动品牌高质量发展。
黄奇帆说,青岛是中国的一大工业基地,也是北方的金融经济中心城市,青岛的一二三产业结构非常合理。在此基础上,推动青岛品牌高质量发展是非常理想的。
黄奇帆指出,每一次工业革命都会涌现出“五大件”产品,第一次工业革命是手表、自行车、缝纫机、收音机、照相机等消费品;第二次工业革命则有汽车、空调、电视机、冰箱、洗衣机等;第三次工业革命是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手机、液晶面板的电视机、打印机等。目前,进入第四次工业革命,以人工智能为核心,出现了新的“五大件”,包括智能驾驶新能源汽车、家政服务机器人、秘书式机器人、3D打印机、AR/VR头盔眼镜。
“一个城市、一个地区、一个国家在五大件上能够有两大件是在全世界领跑的,有两大件是并跑的,有一件是跟跑的,全盘就都能搞活。”黄奇帆说,依靠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五大件”,青岛打响了品牌,不管是冰箱、洗衣机,还是空调、电视机,“五朵金花”都是领头羊。
他认为,当下的第四次工业革命,青岛既有海尔、歌尔等引领型企业,也有完善的计划和设想,在智能驾驶、AR/VR领域有很好的产品。“我相信青岛的品牌,只要基于创新,就能够实现长周期的引领。”另外,打响品牌需要人才和渠道,走国际化之路,让品牌融入世界。
黄奇帆最后说,我相信青岛在品牌的引领下,一定能够实现青岛制造的高质量发展。
周云杰:真正的品牌应该上升到人的价值层面
海尔集团党委书记、董事局主席、首席执行官周云杰
“我理解品牌是由人创造的,也是为人服务的,真正的品牌不应该只停留在产品层面,而应该上升到人的价值层面。”7月17日,青岛品牌日启幕,海尔集团党委书记、董事局主席、首席执行官周云杰讲述了自己的品牌观点:品牌即人。
在他看来,品牌体现两种人的价值,一种是品牌创造者,也就是创造价值的最大化;二是品牌的享用者,就是体验价值的最大化。用户的个性化体验和需求是无止境的,会倒逼品牌创造者无止境地创新动力,两者一旦融合,一定会创造出可持续迭代的品牌,即创造出时代的品牌。
创造一个品牌,需要回答好三个问题,就是为什么、怎么做、做什么,周云杰把它归纳为“三器”:加速器、互动器、进化器。
“加速器”指的是品牌效应促使企业加快发展,是企业发展的加速器。“互动器“指的是要创造品牌,就要有互动性。“进化器”是终极目标,不断进化出终身用户。
国际上有一个定律,一个企业在母国之外创品牌,一般的赔付期是8年。海尔是中国家电业以自主品牌出口产品最早的企业,“从1989年开始批量出口,直到2015年达到盈亏平衡点,大概亏了26年。”谈到海尔的创牌历程,周云杰说,“海尔是在全球范围内创品牌,今年这个地区赚了,可能明年新开发的地区又需要投入。海尔创牌期间有很多世界知名品牌希望海尔为其做代工,但我们都拒绝了,一直坚持做自主品牌。”
自主创品牌难在什么地方?周云杰认为,难在要有定力,要心无旁骛,要滴水穿石,海尔奋斗了30多年,直到现在才开始创造出自己的品牌,是不是拙速呢?挺笨拙的,速度也不快,但这是值得的。“如果海尔一开始做定牌不会亏损,但是永远不会创出自己的品牌。”周云杰说。
品牌要与时俱进,工业经济时代是产品品牌,互联网经济时代是平台品牌,物联网时代是生态品牌。在周云杰看来,品牌溢价张力是“三个零”:“零缺陷、零延误、零距离”。产品品牌是“零缺陷”、平台品牌是“零延误”,而生态品牌需要“零距离”,用户的“零距离”,不是顾客,而是终身用户。
周云杰说,海尔不但入选了凯度BrandZ评选的最具价值全球品牌100强,最特殊的是连续5年成为唯一的物联网生态品牌。
原因在于物联网生态品牌的核心是为社会创造价值循环的新品牌范式,简单说,就是“三合一”:创造价值、传递价值、分享价值的合一。
周云杰认为,企业一定要加快转型,一定要从现在的大规模制造的模式转向大规模定制。另外,需要抓住人工智能的机会,现在的用户需要个性化体验,例如ChatGPT出现了,海尔将其迭代为HomeGPT,利用HomeGPT和用户对话,可以根据用户的指令,自定制用户专属的定制体验场景。
“一定要做物联网时代标准和模式的引领者,不引领就没有地位。”周云杰说,海尔人单合一模式在全球多个行业开花结果。目前,海尔在全球拥有14个人单合一模式研究中心,75个国家41.5万家企业在学习人单合一模式,其中有8.2万家已经复制人单合一模式。海尔成功开创了中国企业从接受国际标准认证到输出国际标准认证的新格局。
“物联网时代带给中国企业更多的挑战和机遇,但更多的还是机遇,我们应该抓住机遇,成为全球拥有生态品牌最多、生态品牌发展最快的国家。海尔也愿与更多企业携手,以人为本,共创更多引领时代的生态品牌。”周云杰说。
黄克兴:一个真正的好品牌要有四个“度”
青岛啤酒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黄克兴
从凌晨的汉堡港到深夜的纽约时代广场,青岛啤酒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黄克兴在品牌日启幕当天,用新颖的方式分享了一个中国品牌在全球的24小时。目前青岛啤酒已经在世界上以高价格、高品质、高可见度的三高形象树立了中国制造的高端形象,销往世界六大洲120个国家,覆盖了60个“一带一路”国家。
作为120周年的制造企业,为什么能够走向世界?黄克兴认为要成为世界一流的品牌,就要品质为基、创新驱动、文化为根、责任担当。
在他看来,一个好的品牌能够长久、持续地创造一个奇迹或者是持续长久的是一个名牌、一个品牌,必须有好的品质。“我们创造了一个魅力感知质量的模式,这个模式不仅仅是关注了在厂内生产啤酒的质量,更要关注出厂之后物流的环节、消费的环节以及在销售的环节和消费者体验的环节的质量,让消费者在感知质量的时候真能感受到产品的魅力。”
没有创新,企业很快就会被淘汰,“原浆过去只能是酿酒师喝到的啤酒,消费者喝不到,因为保质期在冷链状态下只有7天,一般就是需要当天喝掉,现在社会资源的配置,数字化和冷链运输的资源丰富配置,青岛啤酒的原浆颠覆了传统的大家只能喝熟啤酒不能喝生啤酒,我们做了一系列产品和模式的创新。谈到颠覆式创新,黄克兴提到企业重点推出了7天的原浆和21天的水晶纯生,让消费者在家里能喝到和工厂车间里面品质一样的啤酒。
在他看来,要成为一个真正的好品牌,必须有品质的厚度、历史的长度、销售覆盖的广度和站位的高度。
来源:大众报业·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