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首届中国制造品牌发展论坛暨第九届中国品牌经济(上海)论坛在沪举行的, 65家制造业企业入围2022年世界500强企业榜单。“中国制造”品牌建设在提升工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的技术、质量、知识产权和经营管理向现代化水平攀升,不断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稳固产业链供应链等方面的作用日益凸显,推动全方位培养高级人才,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据悉,2022年我国制造业规模已经连续13年居世界首位,但规模并未带来显著的品牌效应,为充分发挥制造业的规模优势,建设“中国制造”品牌需要全方位培育有国际视野和品牌管理专业素质的企业家、管理人才和专业人才。
建设“中国制造”品牌,需要人才的全方位组合。2019年,小米集团进入世界500强,位列第468位,2022年位列第266位。这个“中国制造”品牌于2010年创办,仅用近10年时间高效完成。它的成功是来自于软件专业、技术管理、研发管理、产品设计、企业管理、产品开发和产品管理等众多高级人才的组合。为顺应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需求,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远景目标,在未来近10年间需要建设更多像“小米”一样的“中国制造”品牌,需要有各行各业的高级人才自发的展开全方位组合。
健全人才培养体系,增加高级人才间的组合机会。教育是全方位培养高级人才的根本。近年来,国家以“产学研“为抓手,促进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联合开发项目,加大科技技术成果转化率,在高水平的科技创新实践中培养造就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但主要仍是以院所为基础、培养研究生为主。新时代的人才培养体系不应局限于培养专业人才,还应建设以企业为基础、培养社会上的各类别高级人才为主的管理体系,创新兼职、全职的业务管理体系,帮助社会人才突破技能瓶颈,提供高级管理机会、建设高端产品开发平台等,激发更多高级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增加高级人才间的组合机会。
搭建高级人才评价、激励平台,营造良好环境。良禽择木而栖,良驹期乎千里。建设一支高技能人才队伍,必须搭建高级人才评价、激励平台。高级人才应建立多元化评价机制,突破学历、年龄等限制,以个人技能与团队组合效用最大化为等级评级基础,建立让组合团队中的高级人才获得最大社会荣誉感的表彰激励机制,为高级人才间自发的组合营造良好的干事创业环境。
全方位培育高级人才是建设“中国品牌”的重要基础。在国外的世界500强企业中,高级人才是品牌竞争的重要战略资源。更多有国际视野和品牌管理专业素质的企业家、管理人才和专业人才涌现出来,必将在未来的10年间能缔造更多“中国制造”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