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都市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要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深化“放管服”改革,建立健全公平竞争审查、包容审慎监管机制,构建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
营商环境是衡量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指标,从营商环境1.0版到4.0版,金堂县不断迭代升级营商环境政策体系,激发市场活力,增强要素保障,为高质量建设“城东中心、公园水城”提供强有力的营商环境保障,在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中主动作为。
今年年初,金堂县印发《金堂县贯彻落实〈成都市强化创新突破建设稳定公平可及营商环境标杆城市实施方案〉的方案》,全面贯彻落实成都市营商环境4.0版政策。紧扣“建圈强链”主题,出台《金堂县优化营商环境促进招商引智建圈强链行动方案》,围绕市场环境公平开放、政务服务高效便捷、要素保障优质普惠、政策支持精准可及、法治环境公正透明5个维度强政策优环境,制定20个方面优化营商环境行动,全面开启金堂县营商环境4.0版改革之路。
经过近半年的改革,金堂县如何持续深耕“金心办”政务服务品牌赋能企业发展?金堂县正通过一系列服务举措,在服务大局中担当作为、在攻坚克难中开创新局。
聚焦企业生命全周期
主动服务保障更加有力
在网上提交资料,直接在银行完成开户就可以领取营业执照、印章等资料,真正实现了开办企业的“仅跑一次路”,这是金堂县创新推出的“政银企协作”新模式,而随着“政银企协作”模式的深化,持续推动金融服务不出园区。
常态化推行企业开办“0130”(0成本1环节30分钟)审批模式,健全“证照联办”“证照同销”“政银企合作”“小时制即办业务环节”等工作机制……随着金堂县推出的改革举措不断加码,一个以聚焦企业全生命周期的审批服务正逐渐成形。立足于企业和群众的角度去发现审批服务和各要素保障服务等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短板,推动营商环境综合改革各项政策落地落实。这也极大激发了当地的市场活力,数据显示,今年1-5月,金堂县新登记市场主体7742户,同比增长20.58%。
聚焦建圈强链全链条
绿色低碳产业基础更加坚实
在营商环境改革不断走向纵深的同时,也意味着当地服务理念的转变。从以前的“等企业上门”到“主动上门服务”,从以“审批”为中心转向以“服务”为中心,这也对当地营商环境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围绕健全产业功能区服务链条,金堂县进一步梳理涉企审批服务事项,以工程建设项目“生命树”为模型建立审批服务标准化清单,实现“企业办事不出园区”。完善项目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依托自主创新开发的“金管家”系统及APP,推出“金牌管家”“流程规划师”等服务,采取专人“陪跑帮办”、专班“云上辅导”、云上联系协调等方式,打造项目招引、立项、规划、建设、竣工等全流程线上线下一体化服务模式,力促项目早开工、早投产。目前,金堂县节能环保产业集聚度已超过80%。以晶硅光伏、新型锂电池为主的绿色低碳产业实现产值121.5亿元、同比增长306.4%,产业集聚度达58.7%。
聚焦政策服务保障
助企健康发展更加强劲
出台系列政策帮助企业纾困解难、援企稳岗;搭建平台,为企业链接优质的金融服务和资源;深入开展营商环境行动,推动一批重大项目落地……
围绕政策服务保障落地,金堂县鼓励县域金融机构创新推出“企税贷”“上市贷”“经营快贷”“壮大贷”“科创贷”等中小微企业特色融资产品,简化审批流程,搭建企业融资绿色通道。用好“蓉易贷”“农贷通”等金融产品,加强天府信用通平台推广运用,致力于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当地还建立“一对一”企业服务专员机制,主动选派业务骨干为县域内重点企业提供政策咨询和答疑服务,多形式开展企业“一对一”精准服务,实现服务企业“零距离”。
此外,金堂县还不断丰富“春风行动”“直播带岗”等人才招引形式,对重大项目、重点企业定向给予引才支持,统筹推动人才与产业发展同向发力、同频共振,为企业园区引进各类专家人才、技能人才,将源源不断的人才优势转化为澎湃不竭的发展优势。
站在全面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的新征程上,金堂县将全面贯彻落实成都市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紧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战略机遇,强化建圈强链,抓好扩权赋能。以深化“放管服”改革为有力抓手,不断激发市场活力、拓展开放格局、释放发展动力,加快形成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为奋力谱写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都篇章注入金堂动能。
图片由金堂县行政审批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