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认真贯彻落实“七五”普法规划,全面推进“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坚持普法宣传和依法治理制度化、常态化,积极打造“法润自然”普法品牌。
一是全面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将普法作为推进自然资源法治建设的基础性工作,纳入全局工作总体布局,做到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落实。积极开展“八五”普法工作,制定年度普法计划,明确普法任务和工作要求,组织编制年度普法责任清单并向社会公布,严格按照清单履行普法责任。
二是切实增强普法宣传的实效性针对性。坚持普法为民、服务为本,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精准普法。坚持守正创新,结合“法润自然”济宁普法品牌创建活动,组建“法润自然”普法宣讲团,落实自然资源咨询员制度,把法治宣传教育和法治实践相结合,有针对性地满足人民群众和基层管理人员的个性化普法需求。
三是深入开展法治宣传阵地提升工程。突出地方特色,加强自然资源法治工作室、普法教育基地、普法街区建设。对自然资源法治文化广场进行更新、维护、全面提升,2022年底实现全市50%以上的自然资源法治文化广场达到“市级法治文化示范基地”标准。打造线上“法润自然”普法宣传阵地。
四是持续推进政策法规宣传培训。聚焦自然资源领域重点、热点、难点问题,开展送法进机关,送法进企业、社区、乡村,送法进校园等活动,2022年举办 2 次以上法治专题讲座,常态化开展自然资源大讲堂专题法治讲座,落实完善学法用法、定期考试制度。
来源:自然资源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