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中国品牌建设网首页
欢迎您访问品牌商盟网。登录 - 免费注册 - 找回密码 - 进入个人中心 - 注销 - 留言
品牌商盟
   
服务热线: 17316075069
给我留言     给我留言
首页   │   生意资讯   │   新闻中心   │   行业活动   │   行业百科   │   品商访谈   │   品牌商库
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内容
   
1+1>2!农产品区域品牌建设,如何实现政府、企业双轮驱动?
来源:品牌商盟 - 分类:教育 - 责任编辑:管理员 - 发布于:2019-6-24 17:14:56

农产品区域品牌的建设,需要政府与企业心往一处想、力往一处使。那么,要如何开启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双轮驱动、实现协调发展呢?在日前举办的2019“中国品牌农业神农论坛”上,主持人和六位参会嘉宾就这一问题展开了交流探讨。


对话主题

农产品区域品牌建设:如何开启政府企业双轮驱动新时代

主持人

中国有机绿色食品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吴振涛

对话嘉宾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市场处处长韦斌华

黑龙江省龙江县人民政府县长姜铁楠

内蒙古兰格格乳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崔继平

百瑞源枸杞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郝向峰

联想控股佳沃集团执行董事陈建华

上海雪榕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杨勇萍

韦斌华:

树标准、做品牌,政府牵头往前冲

广西自然条件非常好,山清水秀,富硒土壤面积大,产品品质好也很有特色。但是过去很多产品都是作为原料,好产品没有好价钱。经过这几年的思索,我们认为,在农产品区域品牌的建设中,政府一定要有所作为,起到推动的作用。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市场处处长韦斌华

过去我们一直有一个误解,以为有了绿色食品的标志就是一个品牌了,其实这只是品牌的基础。推动农产品区域品牌建设,要进行一系列的专业策划、包装和推介,让消费者对品牌产生忠诚度。我认为,品牌就是消费者的忠诚度:只认这个品牌不认别的品牌,不光自己消费,还带动身边的亲朋好友消费。

为此,基于自身资源条件,广西制定并实施了一些相关举措。一是在政府的顶层设计上,制订了广西农业品牌目录,每年定期进行评选,有进有出。进入广西农业品牌目录的农产品必须是绿色有机,而且要规模以上生产。同时,单纯的绿色食品还不能完全让消费者满意,只能算是消费者认知的门槛,是质量的标准。我们认为,优质的、受消费者欢迎的农产品应该是品质加上口感。因此,我们通过绿色食品+种植业+有机肥、微生物技术、水产+静态养殖等技术,改进产品口感,让消费者更加容易接受。

二是为广西的农产品做了总体定位,打造中国高端农产品引领者的形象和使命。在政府层面,组织进行区域公用品牌的策划和打造,然后进行大面积的宣传推介。自治区党委政府决定,每年用几千万来做品牌宣传,比如在央视黄金时段投放广告等,提高品牌知名度。

目前,农产品通常存在两大缺失,标准和品牌,这两个方面政府都应该要有所作为。政府要推动农业产业联合体的构建和打造,在这方面广西也做了很多工作。我们认为,一个地区的一个产业发展,不是说企业越多越好,也不是说品牌越多越好,而是需要集中。最好是以县为单位,3~5个企业占到整个产业60%以上,这样才能做大做强。通过联合体的方式,统一推广,能节省很多成本。另外,在宣传成本上,政府也要给企业减负,加大宣传推介区域公用品牌,给企业做背书。

姜铁楠:

做好品牌,把龙江土特产品推向全国


黑龙江省龙江县人民政府县长姜铁楠

龙江是农业大县,耕地面积 551 万亩,人口 62 万,人均拥有土地将近 10 亩,主要种植的作物是玉米和水稻,每年种植玉米 400 万亩以上,产量始终保持全国前三位。

近几年,龙江经济发展较快,主要是依托农业和牧业,大力支持中粮集团、龙利生物、飞鹤乳业等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农产品深加工。

我给大家介绍一下目前龙江比较有名的产品和品牌:

首先是龙江牛肉。2012年,龙江从新西兰、澳大利亚引进了 1700 头纯种和牛的母牛和 13 头种公牛,现在已经发展成一个 8500头 的种群,是世界上最大的和牛种群之一。龙江自然资源条件优越、食物丰富、空气好,所产的和牛肉品质非常好,在上海市场,出厂价 1000 元一市斤还供不应求。目前,肯德基、必胜客的供应商百盛集团,100% 的牛肉饼都是产于龙江。

第二个就是龙江玉米。龙江全县 551 万亩耕地都可以达到绿色标准,其中10万亩耕地能达到欧美有机标准,种出来的无论是水果玉米还是糯玉米,都非常好吃,但是全国同类的产品太多,怎么样才能把产业做好、把品牌打出去,让龙江好玉米真正卖上好价格?这是我们下一步要解决的问题。

第三个是龙江大米。龙江大米的品质非常好,但是没有品牌、缺乏知名度,在市场上不是很好卖。所以,龙江要加大力度打造农产品品牌,把龙江土特产品推向全国。

崔继平:

聚焦、坚持,把一个产品做到极致

内蒙古兰格格乳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崔继平

品牌是要用很多年时间才能做成的,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把一瓶酸奶做到极致、做到最好,这就是兰格格一直在做的,并且未来 10 年、20 年甚至 30 年,我们还将一直做下去。

大家都知道,乳品行业的产品品种很多,兰格格本身是做酸奶的,只坚持做这一个品种,把它做到极致、做到最好,这就是兰格格最大的心愿,所以我们一直坚持“宁做小池塘里的大鱼”,直到今天。去年 6 月 25 日,我们开了一个“首届中国草原酸奶大会”,目的就是让全国的专家、学者以及同行业的朋友,都来品尝我们的酸奶,了解我们产品的品质。这个大会做完以后,效果非常好。

我们有一句话“聚焦聚焦再聚焦”,把产品聚焦在一个点上,天天坚持,就能够做好。做农业、做品牌没有别的,就是要踏踏实实。一瓶酸奶看似很简单,实际上背后隐藏着很多东西,所以我们还有一句话叫“宽度一公分,深度十公里”。消费者不是专家,可能产品很多内在的品质他们看不出来,但我们还是实实在在把这一瓶酸奶做好,这就是我们多年来一直做的事情。

此外,我还想跟大家分享的是,如何从区域品牌走向全国市场。如何从0品牌走向一二线城市,这是大部分企业都很关心的问题。我认为,产品要独树一帜,拿品质说话。东西好不好,消费者需要时间去了解,中小企业没有资金、没有实力也没有广告怎么做?就是靠口口相传,慢慢把品牌做开。兰格格以前只在内蒙古周边,现在北京、上海、深圳、广州都有兰格格的酸奶了,这是一个逐步走向全国的过程。

郝向峰:

构建产业联合体,实现高质量发展

枸杞是宁夏的一个代名词,是最能够代表宁夏的特色产业之一,所以我认为,做好枸杞产业是一种历史赋予的责任,这种责任深深烙印在每一个宁夏枸杞从业人的骨子里。


百瑞源枸杞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郝向峰

怎么样才能把宁夏的枸杞产业做好?主要有两点,一是政府怎么做,二是企业怎么干。政府的顶层设计确实非常重要,能推动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的建设和发展;顶层设计做好了以后,企业如何把品牌做好,这是企业怎么干的问题。

这几年,百瑞源在做的,就是这件事情。通过构建农业产业联合体,发挥各自优势,让企业在品牌建设和市场营销中发力。这件事百瑞源在宁夏推动了几年,核心是农业龙头企业和种植大户的利益链接。

近两年来,农产品安全成为消费者关注的核心问题。我认为,安全都解决不了,就不要考虑做品牌,做好农产品品质的把控是农业人最基础的工作。

百瑞源在枸杞行业走过了 16 年,在农业的上半场,主要就是把枸杞种植和加工的标准化程度做高。首先,从枸杞种植板块上而言,很多企业的标准程度都很高,而百瑞源制定了做 510 种农药残留检出的标准。其次,在加工方式上,百瑞源和中国农大合作,通过科技创新,改变过去传统晾晒和热风干燥的模式,生产出来的枸杞好看好吃更营养。

把农业上半场做的所有事情,最后都转化成顾客价值、市场价值,这就是品牌的核心。我们经常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下了大功夫,农业企业还是不赚钱?辛辛苦苦种出来的好东西,卖不上好价钱?其实就是“酒香也怕巷子深”,核心要解决品牌端怎么发力的问题。

通过十几年布局构建研发、种植、加工、营销和文化五位一体的全产业链模式,2017 年我们进行了品牌定位,提出“好枸杞可以贵一点”,这是源自于百瑞源的高品质,是品牌自信、品质自信的表现。通过这几年的传播,我觉得这也正好符合当前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要求。


陈建华:

“三全”模式打造品牌农产品


联想控股佳沃集团执行董事陈建华

佳沃集团 2011 年成立,是联想控股旗下一个专注做农业食品的板块。在过去的八年当中,我们也孵化出了一系列品牌,水果如佳沃蓝莓、猕猴桃和榴莲等,茶叶品牌如龙冠等,还有休闲食品、生鲜半成品等。今天我就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心得体会。

做农产品品牌很不容易,尤其是做能够让消费者接受的品牌。我认为,从品牌来讲,最终用户接受的不是产品,而是服务。这种服务就是当消费者看到产品时觉得好看,购买回家品尝时觉得口感好。但是怎样实现持续提供好看、口感又好的农产品,其实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为此,我们提出了“三全”模式:一是控制全产业链,从种植到加工生产环节,把产品做出来,并且保持持续一致的品质;二是做全球化的产品,通过全球化,把好的经验、技术,以及好的人才吸收进来,借助于成功经验和模式把产品做好;三是全程可追溯,农产品产业链有非常多的环节,要保证每一个环节都不出现问题。

我认为,做品牌实际上就是要持续的坚持做同一件事。在中国做品牌很有挑战性,但同时也是机遇——作为一个人口大国,我们对农产品的需求,不仅要吃得安全还需要吃得好。我相信,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农产品品牌化是一个重要的发展趋势。


杨勇萍:

找准合适的定位最重要

上海雪榕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杨勇萍

雪榕是一家做食用菌的企业,日产能一千多吨,年产能 50 万吨,在全国甚至全世界,都是产能最大的食用菌企业之一。我们的产能虽然很大,但提起“雪榕”这个品牌,知道的人却很少。这是为什么呢?

雪榕做工厂化食用菌已经将近十年了,从产销来讲,在行业里处于领先的地位。我们一直把品牌农业作为重点工作来抓,我们做过很多冠名合作,比如航天合作伙伴、中国体操队合作伙伴等;我们也找了很多定位,最开始是“雪榕生态菇,科技还原生态之美”,还做了很多的广告。

虽然雪榕可以算是行业里的“老大”,但我们跟涪陵榨菜、仲景香菇酱是不一样的。我们的产品等同于蔬菜,作为生鲜农产品直接卖给消费者。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在年轻人热衷于叫外卖,购买生鲜农产品的比例会越来越低。这种情况下,我们也一直在探讨,到底应该怎么做。

今天我们说政府和企业的双轮驱动,我觉得定位一定要准确。2014 年响应党中央号召,我们到贵州毕节投资了将近 30 亿,做产业精准扶贫。项目带动就业 3000 多人,其中建档立卡的的贫困户有 1500 人左右。2014 年,毕节做了一个区域公用品牌——“毕节珍好”,希望把品牌的 LOGO 印在雪榕的包装上,把“毕节珍好”带到全国各地。当时这个做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最终效果不是很显著。所以我觉得,行业不同,企业品牌也需要不同的定位,我们目前也还是处于探索的阶段。

来源:品牌农业与市场。

上一页 下一页  每页显示 30 篇新闻
共 3134 页 - 转到第
{ 2008 - 2020 © 版权所有 · 中国品牌建设网 - Tel:86-10-63814669 Fax:010-63814669 E-mail:goodzt08@hotmail.com 备案:京ICP备13012932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