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中国品牌建设网首页
欢迎您访问品牌商盟网。登录 - 免费注册 - 找回密码 - 进入个人中心 - 注销 - 留言
品牌商盟
   
服务热线: 17316075069
给我留言     给我留言
首页   │   生意资讯   │   新闻中心   │   行业活动   │   行业百科   │   品商访谈   │   品牌商库
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内容
   
刘正荣:品牌建设需要久久为功
来源:品牌商盟 - 分类:教育 - 责任编辑:管理员 - 发布于:2019-5-12 18:40:19

CFIC导读

◆“我们的目标是通过服务首批60家左右的企业,经过几年的努力,使得一批中国民族品牌能够在国际上具有较大影响力。”新华社副社长兼秘书长刘正荣9日在出席“5·10中国品牌日”系列活动期间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我们的目标是通过服务首批60家左右的企业,经过几年的努力,使得一批中国民族品牌能够在国际上具有较大影响力。”新华社副社长兼秘书长刘正荣9日在出席“5·10中国品牌日”系列活动期间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刘正荣认为,我国有很多高质量产品,但过去相当长时间内企业不太注重品牌塑造。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认识到品牌的价值,认识到实现“三个转变”的重要性。在此背景下,新华社在2年前推出了“民族品牌工程”,服务品牌强国战略。

“品牌是企业、企业员工、企业家共同创造的,媒体能够助推企业品牌建设的进程,当然,在这个过程中,还有一些困难需要克服。”刘正荣说。

“民族品牌工程”最大的亮点就是把媒体、智库、广告、信息服务等资源整合在一起为企业品牌建设服务。事实也证明,该工程启动以来,效果显著,企业满意,社会反响良好。

刘正荣认为,品牌建设需要久久为功,要有长远规划,不能急于求成。企业打造品牌需要研究消费需求和市场趋势,不仅研究国内市场,还要有国际眼光,面向未来,并不断创新。

“民族品牌工程”在企业选择上非常看重企业的文化,也非常看重企业是否自觉承担社会责任。据了解,诸多入选企业在公益投入、在扶贫攻坚等方面都很好的践行了企业社会责任,这背后有很多的感人故事和事迹,值得媒体好好去挖掘。

“上海是民族品牌云集之地,许多家喻户晓的品牌都与上海有关。我认为这几年上海市委、市政府在品牌建设上的工作卓有成效,新华社愿意与上海媒体一起为国家品牌建设贡献力量。”刘正荣表示,上海媒体不仅影响力巨大,而且融合发展水平较高,新华社也在研究如何与东方卫视、东方网、澎湃新闻等一批上海媒体加强合作,讲好上海故事、中国故事、中国品牌故事。

刘正荣认为,品牌要有科技含量,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元素,同时企业要有不断创新的意愿和能力。

“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一定可以使更多的中国民族品牌走向世界,成为世界名牌。”刘正荣表示。

作者:王涛

上一页 下一页  每页显示 30 篇新闻
共 3134 页 - 转到第
{ 2008 - 2020 © 版权所有 · 中国品牌建设网 - Tel:86-10-63814669 Fax:010-63814669 E-mail:goodzt08@hotmail.com 备案:京ICP备13012932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