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汽油抗爆剂(MMT)作用机理与四乙基铅相似,即在燃烧条件下分解为活性氧化锰的微粒,由于其表面的作用,破坏汽车发动机中已生成的过氧化物,导致焰前反应中过氧化物的浓度降低,同时有选择的中断一部分链反应,从而阻碍自动着火,减缓了释出能量的速度,使燃料的抗爆性提高。
其中,液态产品中加入了一定助剂,能有效防止抗爆主剂的分解凝聚;同时,助剂能在汽油燃烧后将抗爆主剂燃烧产生的金属氧化物导出机外和促进汽油燃烧完全,减少尾气污染物排放量,减少燃烧室积炭,提高产品综合使用性能。
作用机理:
作用机理与四乙基铅相似,即在燃烧条件下分解为活性氧化锰的微粒,由于其表面的作用,破坏汽车发动机中已生成的过氧化物,导致焰前反应中过氧化物的浓度降低,同时有选择的中断一部分链反应,从而阻碍自动着火,减缓了释出能量的速度,使燃料的抗爆性提高。
其中,液态产品中加入了一定助剂,能有效防止抗爆主剂的分解凝聚;同时,助剂能在汽油燃烧后将抗爆主剂燃烧产生的金属氧化物导出机外和促进汽油燃烧完全,减少尾气污染物排放量,减少燃烧室积炭,提高产品综合使用性能。
品种种类:
汽油抗爆剂根据其化学性质可分为不同种类,目前常见的主要有:醇类、醚类、金属类、胺类、脂类和复配类。按应用特性又可分为金属有灰和有机无灰型。
醇类抗爆剂由于和汽油的互溶性较差、氧含量大和国标限制等原因,目前很少应用于汽油的调合生产;
醚类抗爆剂的应用较为普及,MTBE(甲基叔丁基醚)为其主要代表,但受限于氧含量过高和热值较低,在汽油中的掺兑量通常不超过10%。MTBE在国内多数炼厂具有生产;
金属类抗爆剂常见的主要有四乙基铅、二茂铁、MMT(甲基环戊二烯三羰基锰)或CMT,由于在发动机内部会产生金属沉积物,导致汽缸磨损、火花塞点火不良、氧传感器和三元催化器中毒等严重故障,目前已被禁止或限制。其中四乙基铅和二茂铁的添加列为国标明确禁止,锰系抗爆剂则被加以严格限制使用(检出限量低于0.018g/L)。目前,市场上容易见到的主要是锰系抗爆剂,亦有少量二茂铁抗爆剂。其中,MMT的供货商主要为美国乙基公司;
胺类抗爆剂则碱性较强,容易产生腐蚀,同时由于价格较高,较少有市场应用;
脂类抗爆剂单独使用抗爆效率较低,多作为抗爆剂组分复配使用。
复配类抗爆剂系采用不同高辛烷值物质复配,形成良性协同效应的复合抗爆剂产品。抗爆效能较金属抗爆剂弱,但比其他几类抗爆剂更强,添加量不受限制,且不对其他质量指标产生负效应,为各类抗爆剂中最具前景的新型抗爆剂。典型代表为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开发的F2-1非金属无灰抗爆剂。
性能特点:
提高汽油辛烷值:
在汽油中加入万分之一MMT,锰含量不超过18mg/L,可提高汽油辛烷值2~3个单位。
提高汽车动力性、降低油耗:
经交通部汽车运输行业能源利用监测中心发动机架试验表明:加有MMT的90#无铅汽油与不含MMT的90#无铅汽油相比,发动机动力性能提高而油耗降低。
与MTBE及乙醇等含氧组份良好的配合性:
MMT与MTBE、乙醇在辛烷值改进上具有较好的加合性,这为生产高标号汽油提供了方便。即可满足较高的辛烷值,又可避免因过量使用MTBE造成汽车动力性能下降过多,且可满足“氧含量不大于2.7%”的国家标准。
减少汽车尾气中污染物排放:
加有MMT的90#无铅汽油与不加剂的90#无铅汽油相比发动机尾气中CO下降17.7%,HC下降18.2%。
对汽车废气催化转化器有改善作用:
磷是公认的催化器毒素,MMT燃烧时可清除磷并减少催化器上的沉积物,因此使用MMT的燃料能延长催化剂的寿命,使催化剂保持高的转化率,从而更有效地转化有害气体,减少污染物排放。
改善炼油操作:
降低重整装置操作的苛刻度、降低汽油中的芳烃含量、降低汽油中的烯烃含量、减少原油的需要量。
增加油品调合的灵活性:
可通过合理地使用MMT、MTBE、重整汽油、催化汽油及直馏汽油来调出各种规格的汽油产品。